close

 

一、招生項目:培訓創業、第二專長【歡迎報名,人人可學】        

【大號外】樂一掌訣』於今(十八八年後)有大突破image

       更簡易,報名前十位特價優待(預訂位為準)

     (報名:0978912386 林老師

(一)神機妙算『樂一掌訣』招生:三六易經百卦干支,

         年(卦、干、支);(卦、干、支);

         日(卦、干、支(卦、干、支); 

1)如何數字化? 

264如何排入您手掌中? 

3)如何賦予代號? 

周易漢易(八卦)所不能的「三六易」能(十卦

,補上05卦,詳見「三六易的由來」,學會後

你將是現代「劉伯溫」,宇宙人世間過去、現在、

未來都在你的掌握中。 

(二)萬年曆掌訣:自創「四柱生辰八字之天干地支」就在你

                            「掌上迅速點算出 

       ※(一),(二)合學有大優待

(三)命名、改名單姓、複姓(二、三、四字姓)可多字名

         ,獨創十二格吉配,是全國『唯一』複姓命名法。

         上課者特贈送:

              (1)查生辰八字干支之『五行』軟體。

       (2)組合命名法程式設計軟體(二、三、四、多字組合之

         程式軟體)

(四)公司、行號、商店百業命名總彙獨創十五格吉配

         ,是智慧結晶的大工程,     1-200劃數理吉凶解說。

               (三)(四)項合學有大優待

          ※上課者特贈送:(1)生辰八字干支五行軟體。

                                        (2)組合命名法程式設計軟體(二、三、

                              四、多字組合程式)

 (一)、(二)、(三)、(四)四項全學再特優 

 ◎以上上課地點:南部:台南市郡安路社區交誼廳。

 徵求上課地點1.中部 2.北部(含桃竹苗);

 ◎報名專線:0978912386 林老師

 ◎可預訂位:2000元(含學費中。不退,已印講義了)。

    二、出版書籍:

     公告──【1.單姓、複姓(兩本著作中之、簡易生辰

                      八字『起四柱』數字化表,僅使用到120年

                     今特向珍愛拙著者公告預約:

                     121-130年表250元;131-140年表250元,

                     2.上述兩書早已絕版歡迎各家出版社、書局

                    來電洽121年之後續印事宜

              請電:0978912386  林老師

 

      

1.簡易組合命名法單姓(單字名、雙字名)一書愛

        讀者福音本書是一本獨創不可多得的工具書。

(1) 定價350元,向作者購特價280元(含郵寄費)

(2)  另加下列2項命名使用工具成本費各500元。

       (出版社無下列2項軟體,有上課者贈送)

      (1)生辰八字干支五行軟體。

                 (2)組合命名法程式設計軟體(二、三、四、多字

                 組合之程式軟體)。

         公告──【1.單姓、複姓(兩本著作中之、簡易

                          生辰八字『起四柱』數字化表,僅使用

                          到120年,今特向珍愛拙公告預約:

                     121-130年表250元131-140年表250元,

                     2.上述兩書早已絕版歡迎各家出版社、書局

                   來電121年之後續印事宜。

              請電:0978912386  林老師

   

                      

      

    2.簡易組合命名法-複姓(二字姓、三字姓、四字姓)

        (單字名、雙字名多字名)(全國唯一複姓命名書籍)

(1) 定價350元,向作者購特價280元(含郵寄費)

(2) 另加下列2項命名使用工具成本費各500元。

   (出版社無下列2項軟體,有上課者贈送)

            (1)生辰八字干支五行軟體。

            (2)組合命名法程式設計軟體(二、三、四、多字組合

                之程式軟體)。

     3.兩本著作提供您最好的名字,是一本傳家寶藏書,可

          到120年,子子孫孫也都會用得到。

     4.著作前曾請教易經大師--易翁先生  黎凱旋先生

       恭請指點筆劃數要跟時代走』。也對拙著

                        下評語:

     

 

三、道德經進修: 

(一)根據「老子義疏註」全集-吳靜宇老先生大作,內容非

          常豐富,敝人將之條列出大小題綱、細目等,應

          是空前未見有(沒出書打算),再加以整理收納三十

          多本道德經書籍之精華以及所有網路精粹,2014年已邁

         入第九年,尚未完成,趕工中………,期待各先進、前

     輩者給予指正不吝指教 

(二)免費上課,共同學習、探討、研究、成長、充實內德

           修持,並發揚中華孔孟聖道儒家文化為主旨。

   (三)歡迎各界人士參與,道德經書可自備。(版本不拘)。

  (四)上課方式:PowerPoint

(五)上課地點:南部在台南市郡安路社區交誼廳 

(六)另徵求上課地點:1.中部     2.北部(含桃竹苗) 

                                    3.東部:台東、花蓮、宜蘭。 

(七)國外1.先邀集10~20位以上,優先排定上課。 

                     2.提供上課地點、備投影機。  

(八)報名專線Taiwan手機0978912386 林老師

 

【道德經-條列式樣章】

體用章第二       【也參考30多本道德經網路精華 

【主旨】

大道之妙,不無不有,不色不空,物物全彰,人人本具,乃天地未始之大象。乾坤未立之祖根也。不屬思求,非從言會。學道之人,果能離分別,絕名相,歸道德於身,以無為而應物。不起美惡之想,不生有無之見,不設難易之謀,不有長短之爭,不行高下相傾之事,不作音聲逆順之為。或治國,或齊家,或修身,絕無支離纏繞之弊,除卻牽強慠忤之心,此等所為,則萬有之實理,未嘗不空,萬事之幻境,未嘗不真也。到此天地,雖不以道訛自居自有,道德之功力,終身不去矣,此章是太上伐妄真之旨。教天下之人,觀微而入妙之義。 

【章名由來】

前章把道德之定義分成三段,老子繼之又說體用之關係。天下不論什麼事物,都有它的本體在,其所生發之作用,才是正常之發展。事和物若失掉本體或有本體而不知執守,想在既發之作用上用其心時,就像無根之木和斷源之水一樣,雖有一時的繁榮和滿意(無缺水的煩惱),也只是暫時的枝葉茂榮而已。而道德問題也是這樣,「道」既然是德之本體,就須時時率依此本體(本性)來生發「德」的作用,因此,老子才再次直說體用不可離之重要性,能明白這個道理,才能落實天經地義之真道德,統四端兼萬善,而天下一切矛盾自然調和統一了。

本章亦可分三段:第一段舉例、述說有「用」無「體」之害。第二段以天下六項事理作證,以彰顯體用不可離之關係。第三段講聖人體用兼該之行事方法。就因為能夠不失本體,才能「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這就是體用之概意。

【本文】

壹、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貳、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聲音相和,前後相隨。

參、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析論一】

壹、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一、有用無體之害

 (一)本性是萬德之元

    1.真善與真美德的化名

(1)美是順情合理,亦可作美好、共好的,秀麗的,娟好的,絕對美的。

   善是與人以益,亦可作良善、善良的,好人的,絕對善良的。

(2)這美與善乃人生行為中的極品,一位聖人的成就,就是走完了他人生所應作的真美與真善;反 

       之,一個壞人的墮落與胡為,便是他人生所作所為有極大的殘缺,因此美與善二者,實際上即

       是「德」的化名(代名詞),然必由本體中自然生發出來的才有珍貴和價值。

(3)什麼是美善的本體?本性(良知、良能),也就是道體,又是萬德之元,是自然的,聖潔的,如此才是真美真善。

2.偽善與偽美

(1)一件事情的過程如果不是由本性中自然流露出來的,就是不美與不善,一定是經過造作、偽作

       或勉強做作,就毫無純潔、聖潔可言了,表面上或在事相看來,也做得真美真善,感覺上也並無什麼差別。

(2)有一位醫生,他的職責是為病人解除病苦,他也很想成為一位有名的醫師,但是他的出發點並

       不是由本體良心上產生,乃着眼在以賺錢為目的的劣思想上,純粹是為營求私利,不必剖腹生產的卻剖腹;眼睛不必開刀卻以開刀手術較有錢賺,不必洗腎的卻非洗腎不可,君不見最近市面上,到處林立「洗腎」招牌,因為較長期有利賺,洗到死為止,痛苦是別人的事。甚至有機會還要利用病人之心理缺點,不惜向病人敲詐一下,但他的外表看起來然是大名醫的樣子,像這樣偽裝濟世救人的醫師,社會上可說是大有人在,請問這些人的行為真算得美行、有醫德嗎?

(3)有一位慈善家,他知道慈悲行善是一件好事,但是他的動機並不是由自性中產生,濟困扶危之

       心有一點,乃是為博得美名假借慈善以求名,表面雖是為人人,而動機卻是為著自己,這種以

     「善之為善」之偽善行為,還能算是真善嗎?

(二)壞樸的主因

1.修道人常守純真之道

(1)在偽善者表面上的「美之為美」和「善之為善」之內在心理,所作所為本是自私自利,當假面

       具被揭開時,不但不美更是不善,不只沽名釣譽,簡直就是「菩薩面」「魔鬼心」,偽裝後面,不知窩藏著多少醜行和敗德,這種「偽美」和「偽善」的人,壞「樸」(破壞淳樸)的主因,就出在他們身上。

(2)因此,把這種偽美偽善者指明歷歷,也說得很清楚:「天下人都知道美是好的才會去做,出發

      心並不是出自於本性良心自然的、而沒有目的的,最後難免變質成惡了」。下面又接著說:「天下人都知道善是好的才去做,初發心也不是出自於本性良知自自然然的,結果也走偏向不善了」。我們深入想一想,「美」與「善」原本是一件美好的事,今天反倒成了「美事不足,不善事有餘」原因就出在「皆知」和「為」才導致的結果。

(3)「使民無知(看淡)」「美與善」為好名相(最大誘因),率性而為,人人(修道人)不在名

       相上作太大或過度的追求,其道德行為上必然是淳樸無華,「『我無欲』(在上位的領導者看淡作標竿)『而民自樸』(人民百姓、道親、同修自然而然樸實了)」。

  2.沒有本體(純真)的美與善,很容易變成「惡」與「不善」。

(1)就因為「皆知」美與善是好名相,不但麻痺了自己,又過度機巧外用(不折手段),內未充實,外求光彩的人,德性便是暗淡無光了。

(2)「為」是因「皆知」而強著做作,沒出自本性自然,只求讓人知道,唯恐人不知,表面上做盡了人間善行好事,其內心有的更是卑鄙、無恥、自私,只是空殼,沒有實質的美與善,罪大「惡」極與其「不善」也有昭然若揭的一天

(3)因此真正的「美」之與「善」,不是有意的去「作為」,如能自性光明不昧,無為而自生無盡的美與善,才能水遠流長,由此看穿世人的假面目、偽美、偽善。光明真美真善的本體才能發揚真美真善,這本體就是「妙」道所在了。

(4)「天雖美,而不能長久;地雖美,而不能長在;人雖美,而不能長生;僅知美,而不知真美者,  

        是不美也。」

天雖美,總有風雨陰晴冷暖,「美」不能長久;地雖美,人類破壞大自然,發展毀滅性武器,

或其他星球撞地球或有毀滅的一天,也難保長在;人雖有家庭和樂之美,難免愛別離苦,好夫妻

也難常相廝守,孝兒順女也難永遠團聚,他日埋荒郊,兩代後沒人理,美在那裡?故百年者少,

二百歲者稀,也不能長生。

     (5)天有春夏秋冬,雨露滋養,萬物均霑之善;地也有生育萬物之善;聖人亦有濟世化人之善,天地聖

           人之善,均非「皆知善之為善」,乃率性自然而為之善德。修道者,逐末忘本∣即悖道;執妄迷真∣即悖德,還自以為在修道,「斯不善已」。能「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方是真善真美。

(三)美醜善惡對人類的影響 

  1.萬物命了「名」之後,人類對一些事物的認知觀念也產生對立關係,美與醜的判斷,是事物外表的感受

      意願認知的追求。

          在舊石器時代樹葉遮身的人類,尚無審「美醜、善惡」的觀念,天地萬物有了名稱,便有「美醜、善

     惡」追求的觀念,與其說是時帶的進步,有了美便有醜,有了善便有惡,因「美、善」導致有相對立

   「醜、惡」,在老子的觀念裡,並不是說自然界的事物根本不存在美醜與善惡,是要我們看淡,不要過度

    追求,事物的美醜與善惡何罪之有?「美醜與善惡」是他們所願意的嗎?那是人類享用之餘的價值判斷問

    題。

2.事實上,所有有生命的動物都有其不同的美醜與善惡觀念,兔子怕狐狸,老鼠見到貓為什麼會逃跑?野鹿

懼虎獅豹,狐狸、貓、虎獅豹在兎、鼠、野鹿的眼中,是醜惡(威脅到生命)和不善(會吃牠們)的動物;

相對的,在狐狸、貓、虎獅豹的眼裡,則兔子、鼠、野鹿是美好(是牠們食物的來源)、是善良的東西。鮮

嫩的草、榖粒、肥美的樹葉也是兔子、老鼠的、野鹿眼裡屬於美善的東西;但這些東西對狐狸、貓、虎獅豹

眼裡,則是醜、是惡是不喜歡吃的。

3.地球上的所有動物之生存本能有其共同性,如對空氣、陽光、水的需求都相同,沒有這些是活不了的。

   是面對大自然的風雨雷電、大洪水、土石流、山崩地裂、酷暑嚴寒、戰爭的殘酷、火山爆發、海嘯、大地

   震、飛沙走石、沙塵爆等,人類所表現出來的是驚慌失措、人類本能上還有不如動物,如幾年前的南亞大

    海嘯,發生前有很多動物如大象早已預知逃到高山上;又當春風吹拂大地,豔陽高照,雨水充沛.風調雨

    順的日子,人們置身於風光秀麗的高山上,景色宜人的湖水畔,皎潔明月、悠悠白雲之間,人類展現生機

   勃勃、心曠神怡的姿態:但當秋風肅殺、狂風雷雨不斷的秋日,如果不幸置身於其間,生命無價或倖免

   災難者,恐懼、悲哀、沮喪之遭遇,萬物亦難以承受。生命的消失在瞬間,真是無語問蒼天?人類對於大

   自然的殘害「美醜善惡」徒呼嚇嚇?人定勝天嗎?

(四)美、惡、善與不善之實相-

 

1.主觀理念 

 

(1因為人們執意去分別「外觀」的「順心之感」,所以,就會產生了對於,外觀事物的厭惡之

       心。

 

因為人們計較定義所謂的,主觀理念或價值標準,所以,就易陷入了對於,判斷事物其優劣的

 

分別心。

 

依循著,陰陽之理,皆知,萬物的不同,都有自其作用之處,但,因為「人心」的分別,就無

 

法觀察到,人事物的真正本質現象,就像,鏡子,被許許多多的灰塵撲面掩蓋,鏡子無法照

 

映,失去澄澈光明,人的智慧如鏡,也就被受蒙蔽,有煩惱,不快樂。

 

(2世界上的人都知道「皆知美」和「皆知善」就是昧內向外、尚文、棄樸之開始,人心就顯得浮華  淺薄了,「皆知」以後再去「為美」「為善」,就有點矯揉造作了。

 

(3人們喜歡「有」錢,討厭「無」錢,痛苦就產生了。

 

也有人討厭「有」錢,成天怕錢變少消失,錢帶來不快樂,何喜之有。

 

也有人喜歡「無」錢,因為生活節度適當,錢若多事也多,何樂之有。

(4「有」與「無」,是陰陽的現象,錢的有無,是錢的作用,明白其中,就能看清。

 

 2.價值標準 

 

人們喜歡「長」,因為「短」很醜也很無奈,讚賞,個子高長,身形細長,四肢修長,鄙視,個

 

子短小,身形寬短,四肢粗短,因為有了「長」與「短」的分別心,只看到「長」的好,只看到

 

「短」的壞。

 

看不見事物的本質,也不明白他的作用,只徒有煩惱和痛苦,怨天尤人自暴自棄。

 

長,有他的作用,短,有他的作用,長的作用,是受限於「世人美觀價值」的標準。

 

短的作用,是發揮於「世人實用操作」的時機。

 

大姆指雖短於四指,卻孔武有力。

 

矮短型人不甚美觀,卻短小靈活。

 

螺絲鋼索雖然細短,卻能建築起萬丈高樓及吊起長大型器具。

 

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高下相傾、長短相形、音聲相合、前後相隨。」

 

因為聖人明白了萬物皆有其作用,所以,知道了萬物的相對優劣興敗,因此能在,因時因地因人之

 

間,細膩的妙用「作用」來達成世人的需求,但也不受「作用」左右,既不去執著,也不去貪執。

 

   「生而不有,為而不恃。」

【析論二】

貳、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聲音相和,前後相隨。

二、「道」是宇宙的本源,超越時空、萬物而存在。

(一)只有道是絕對的,所以沒有美、醜、善、惡之分。

(1)「道」是宇宙的本源超越時空、萬物而存在,只有道是絕對的,所以沒有美、醜、善、惡之分。

        也就是說「道」是「至真」、「至善」、「至美」的;

(2)由於世人自私自利、機詐巧智,將淳樸的道體體用相生的真理剖解,產生各種對待的概念;有「美

       醜」「善惡」,人們就爭「美」好的、強「善」的,討厭、拋「醜」、棄「惡」不好的;如此一

      來,整個世界社會從此不再有安寧的一天。

(3)世間的人與動植物受到陰陽變化,氣數的流行,故不可能常盛不衰、永不壞死,如:花瓶中的鮮

       花,鮮豔美麗,無根便無法常開,修道人不知「道根」何在?難成其德?德「美」不成,「斯惡

       矣」,傷身害體,終將受法律、陰律制裁,值得吾人戒慎警惕。

(4)世間的一切都是相對立而互補的:(一)陰陽相生相剋.(二)變化相輔相成、相互資生,

         (三)事件相激相隨、相互制約。

(二)陰陽-相生相剋

  

1.陰陽是古人用以區分「天、地、人、事、物」本質的符號及稱呼。 

 

古聖賢之人,仰觀於天,俯察於地,彌綸萬物的自然現象,是故,「天尊地卑,乾坤定

 

矣」、「卑高以陳,貴賤位矣」、「動靜有常,剛柔斷矣」、「方以類聚,物以群分,吉

 

凶生矣」。

一切的現象,有正有反,相生相應,各有所用,號以別名:尊與卑、貴與賤、動與靜、剛與

柔、聚與分、吉與凶、正與負、有與無、1與0,則皆托名為「陽」與「陰」,一切就是這麼

自然。

2.陰陽之道有三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

(1陰道坎水、坤地、女濁、靜、暗月、黑暗、憂傷、陰柔、寒冷等屬陰性。

(2陽道離火、乾天、男清、動、明日、光明、快樂、陽剛、炎熱等屬陽性。

(3陰陽道陰道與陽道的中間物、混合物、包含物、排斥物。陰陽道有亦陰亦陽、非陰非陽、半陰

         半陽、假陰假陽、陰中有陽等情況。即「三六易經」中的中陰儀「0」(      虛卦)、中陽

       儀「5」(     炁卦(周易、漢易沒有此兩卦)

3.陰陽之理 

  

(1明白萬物的生長,而不加以主觀偏頗萬物的有無變化,明白萬物的變化,而不加以算計數稱萬物

 

      的特定標準。就是明白萬物具有「陰陽之理」的現象,自然就能夠參透「自然」,智慧自然無所

 

     障礙。

(2四季當中,春夏二季日光漸長,因而陽氣漸增,並且帶動陰氣漸長,「陽化氣,陰成形」,陽氣

        就好比是能量,陰氣就好比是物質,當陽氣漸增即為能量發散化氣,萬物(陰物)得到能量供給,

       便具備了生長的能力而逐漸成形,這是「陽生陰長」的道理;

                  到了秋冬二季日光漸短,陽氣漸衰,能量收藏,萬物(陰物)得不到能量供給,就會漸漸凋零枯

                 萎,這是「陽殺陰藏」的道理。

(3一年四季的「陽生陰長,陽殺陰藏」道理,同樣地也對應到吾人在一天中的晝夜作息,日出為陽

         生,人隨之而作,人之素體隨之陰長,日落為陽殺,人隨之而息,素體隨之陰藏,假如一個人在

        日落之後身體的能量不能同步「藏」之,就會夜不能眠,自然無法充分地養精蓄銳,待隔日陽升之

        際,身體卻不能隨之同步陰長,日子一久就會出現問題。

4.從以上「陽生陰長,陽殺陰藏」的陰陽變化中,可以認識到兩層道理:

(1陽是能量的釋放態,陰是能量的收藏態,陰與陽看似有二,實則同指於一,陰和陽都是對陽氣開

         闔狀態的描述,陽是指陽氣的開放態,陰是指陽氣的收闔態,陽氣一開一闔,一年就有暑寒變

        化,一日就有晝夜之分,萬物才能隨之作息有序、生生不息,

(2陰陽二氣變化的步調若能協同,萬物的生長收藏以及人的作息就能井然有序;當陰陽二氣失序而

         出現對立時,萬物的生長收藏以及人的作息就會出現錯亂,例如熬夜,就是讓陰陽二氣失序的行

         為。因此,我們要提出預防醫學的第一個觀念,那就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內經.素

         問.四氣調神大論篇》:「故陰陽四時者,萬物之終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則災害生,從之則

        苛疾不起。」就是在講這層道理。

       一年之中的暑寒變化,就是陽氣升降的實相,前述之生長收藏,所指的也是一年四季陽氣升降的實

      相: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其中的春和夏是陽氣的釋放階段,秋和冬是陽氣的收藏階段。

(三)事物變化--相輔相成、相互資生,相激相隨。

1.「有無(无)相生」 -

 (1)宇宙萬事萬物都是由「無」生「有」,再由「有」回返「無」,因「萬有」未形成之前都是

       「無」,這「無」因是「有」的本體,所以才說「有無相生」。

2現象世界與人間世界有兩個明顯的共同性:

對立的兩極,相生相成,相互交替,產生複雜的動態。是以現象界中的一切都是相對、相

 

待以成的。

 

<1>「人間世」最基本的對立是「欲界」和「人道」的二元對立。我們因為處身於「欲界」而

 

         有「欲」的問題,又因為受生於「人道」而有「可欲」的問題,因為「欲」而有審「美」

       

        與「不美」的問題,因為「可欲」而有「善」與「不善」的問題,因二元的對立,延伸出

 

        更多又複雜的二元對立出來。

 

<2>「欲」與「美」的問題,在佛家「十二因緣法」中屬於「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

 

         有」【附件二】的過程。

 

「有」本來是「無」,只因「欲」與「美」的愛取,而生出了「有」來。

 

就像一個男生見到一位女孩子而心生歡喜,進而產生愛意展開了追求;之後,共譜一

 

段戀曲而走進了結婚的禮堂,誓言彼此為今生今世的伴侶。一段婚姻、一個小家庭因

 

此而產「生」。這是從無到有。

 

然而,一旦「有」了,就會經歷「生、住、異、滅」、「成、住、壞、空」、「生老

 

病死」的過程,從「有」再度復歸於「無」。

 

就如一對夫妻有因生離、死別而終需分手;各自進入下一個鰥、寡、孤、獨的階段或

 

再進入輪迴的人生。

 

如此,本無而思有,本有而歸無,循環相生;所以說是「有無相生」。

(3)這「無」「有」是相對概念,即是「真無」「無,名天地之始」和「有」「有,名萬物之

      母」,前者為道之體,後者為道之用,「相生」相對而生;

1一切有形、有相的東西,都是由本來「無」中生出「有」來的,歷經壞、滅,最後還是歸

        於「無」,因萬有之本體是無,而最後歸宿亦都是無如一棟房子,最多保持一百年就

       破舊翻修,一張桌子百年後就壞了、淘汰丟掉了,一件衣服最多也穿十來年?一個茶杯不

      過用幾年也會舊、會壞、會換新;汽車未製造之前是「無」,製造出來是「有」一、二十年

      後,汰舊回收或其間發生車禍撞擊解體,提早變成「無」。大禹能看透「有無相生」之真理

     故說「死曰歸」。【附件三】

2世人(修道人)如明此道理,能善保本體(色身),不患得患失、不妄動(色身)了。世

       上的萬物雖然不能永遠的有(存在)或永遠的無(消滅),保養本體,自會相生、壽生不

       息。

3後世的作家、藝術家,他們透過「有聲」、「有色」的藝術,而進入「無聲」、「無色」

       的深層、至美的境界。

2.「難易相成」 

1從「無」到「有」,因想「擁有」便有「取」的動作。因而產生「競逐」、「競爭」;又因

 

          為有「難取」、「易取」之分。

 

又取決於本身的優勢與劣勢、長處與短處的。決定是優、是劣則要看當時的人、事、時、地、

 

物種種條件的組合。

 

譬如:要較力身材高大、魁武就是一種優勢;

 

小空間的挪動游移,短小精幹也是優勢,高大、魁武反成了英雄無用武之地。

 

難與易是看你所擁有的條件和當時的處境來決定的,所以說「難易相成」。

(2)-心思不及,人力無法達,天時人事背亂乖違,不能成就;

易-沒有造作,不用心機,自然而然,無為而為。

 難和易只是一念之差,遇事有決心、毅力,能謹慎,敏捷,雖有困難,將易於成事,所以說

 『「難」「易」「相」互而「成」』。

(3)「相成」,相互成就。一般而言,真正「難」作的事大部分都是大事,容「易」的事往往都是

       些小事,也就是說累積眾多「小事」而後才有成功的「大事」。小事若不足不美,大事也就難

       得圓滿和成功,故這「易」便是藏身於「難」中∣即易為難之本體。例

(1)治國、平天下是大事,也要由正心修身、齊家的小事做起;修道人想成佛作仙是大事,必先

        由廣度眾生做起;六十三章云:「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

          事,必作於細。  【附件四】

(2)正心修身、言行檢點,這雖是易事,但易事卻是成就難事之根本,一切大事都在小事中積聚

       培養的。

(3)大學云:「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身能修得好,就可生發智慧與力量,

       故易是難之始,難又是易之終,易是難的本體,有本體才能相成,相成者就是互相成就。

  (4)自古聖哲皆體現於日常生活行為上,「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仁上仁)」。「天下無難

         事,只怕有心人」,「有志竟成」語非假,「鐵杵磨成繡花針」,「戰戰競競,如臨深淵,

        如履薄冰」,再大的難事也變成易。如果只停留在「知而不行」,則「反掌折技」,亦無成功

       可能,所以「『難易』要『相成』」也完全決定於人的一心。

3.「長短相形」

(1)道家「煉氣術語。即內氣沿任督運氣。長短相形:即出入呼吸,任督往來,前行短,後行長

       之謂也。

2)天下之事,有長必有短,凡是長的東西,都是由短的集成的;有短必有長,短的是長的份子。

 

          長的是短的總體,故說「長短相形」。

 

<1>譬如:人以人為長,而我有長于人者,則我為長,而人短矣;

 

我以我為長,而人有長于我者,則人為長,而我又短矣。

 

相與比並,眼見之長短,無所不見矣。修道之人,果能明長短之理,不起是非人我之

 

情;不生太過與不及之念,何有長短之分,長短之事。

 

<2>萬里長城蜿蜒五千里,乃是用一磚一石由山下搬運上山所砌成的。

 

<3>橫貫歐亞幾萬里長的西伯利亞鐵路,也是由一釘一木鋪設修成的。

古諺:「滴水能成渠,積石也能成山。」,短可比喻小善,長則是大德也,故欲成就「大

        德」,乃積眾小善而成,而雖是一件芝麻小善,往往卻(也)是成聖的關鍵,凡事要着

       眼於長處,而下手(功夫)在短(近)處,因短處如能成功,累積眾短功就是長的開

       始,所以說短是長的本體,長因短而形成,也才能「相形」互相形成之意。

4.「高下相傾」

1因為「長短相形」,所以就有了「高下」之別。條件夠、優勢足,處於上風,就叫做「高」;條

 

          件不夠,屈於劣勢,就叫做「下」;因為是「勢」的角力,所以說是「高下相傾」。

2)六十四章:「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高以下為基礎,基礎若不固,不

 

        足以成其高。大道在低處,須向低處求,修道人須謙下不爭,處卑居後,始能近道矣。倘摃高我

 

        慢,好高騖遠,無異背道而行,離道日遠,即是「高下相傾」的道理。

<1>登山不論爬得多高,都是由山腳下一步一步爬上來的;一座七級浮屠的建立,也是由一寸

      一尺建起的。

由此可知:「下」是「高」的本體,「高」脫離不了「下」,所以說「高下相傾」。

<2>公務機關的人事升遷,「高」位便是人人所希望的,正如「人上人」,聲高位大,雄視四

      方,但這「高」的基礎建立在「下」的功夫上,假若一個人不能低心求教,基礎不穩,雖一

      時高起來,這也有倒踏的可能。

樓房越高,基礎工程當越堅固;一棵大樹越高壯,其根本必當越深,亦即:大道在低

處,須向低處求。是以「下」是「高」的本體,本體堅固才可以與高「相傾」互相

傾就之意。

<3>故事:  【附件五】

5.「聲音相和」

1)當這個角力發生在兩方人馬間的競逐時,兩方人馬各自鼓動、加油、吆喝之聲此起彼落,叫做

        「音聲相和」。

(2)天地之間,凡物無不有聲,無不有音。聲是大聲,音是細音,齒有齒音,鼻有鼻音,音為聲之

      本,集多音才能成聲,故曰「聲音相和」∣結合、柔和在一起。

  3水激流有聲而音和,空谷發音而有回聲,集眾音和合成美妙音樂,歌聲亮而音繞樑,此即

       「音聲相和」的道理。

4音是聲的本體,無音絕不能成聲;二者如用在人事上聲代表聲譽,音就是決定聲譽的人格

     了。 因人格之良銹,即聲譽之好壞,沒有優秀的人格,就不會得有好的聲譽,所以人格就是聲

    譽的本體了。

5有志於道的人,誰都想有好的聲譽?都願意被人尊為道高德重、德高望重,這是修道人的共

      同心理,然如只注重聲譽,而忽略了人格修養時,便不會有好聲譽可言。

6古之聖賢,名留千古,能有良好的聲譽,就當先有好的人格,因音是聲的本體,大聲絕不能

     離開細音,所以才說「聲音相和」。

6.「前後相隨」互相隨從之意。

1)角力結果出來了,勝的一方,帶著贏來的戰利品,揚長而去;敗的一方,空著雙手,喪氣而歸。

 

        勝也好、敗也好,都是「前後相隨」的。

 

2)有前必有後,有後必有前,無前不足以顯後,無後不足以彰前,所以前後必然相隨。例如後人有

  

          樹蔭乘涼,必得有前人先種樹;積德於前,必獲福於後;含淚的播種,必有歡笑的收獲,此即

 

       「前後相隨」的道理。

(3)「前」與「後」,人人都搶在「前」而不願落人「後」,形成了爭先恐後。而二者乃是相對法,

       沒有前怎顯後,沒有後怎知有前,故言「前後相隨」。

(4)二者雖是相隨,但「後」卻是「前」的本體,因為這「前」是由「後」而來的,

<1>前線戰爭的勝利,必賴於後備的充足,

<2>駱駝在沙漠中的運貨,有後勁才能致遠,同理,有志於道的人,如果到了順達的地步,或是到

     了居 於人前的上位,亦必須身在「前」而心應當時時在「後」,位愈高而心愈謙,功愈大而氣愈

     收斂,不爭不貪,不驕不恃,惟有後者始能前,此中確有個高深的哲理在,惟明達的人才能看

     破,惟大材的人才能實踐做得到,老子所說的「後其身而身先」者就是這個道理。

5)故「有無、難易、長短、高下、音聲、前後」是老子用來強調、說明這個現象世界的二元對立特

 

         性的,才能和「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相銜接;「故」字,

 

        才能夠產生連結作用。

(四)真理使矛盾化成統一,對立變成調和

1.這「有無」、「難易」、「長短」、「高下」、「聲音」、「前後」,這些顯著的矛盾現象,都是由

 

    比較中產生,因此永遠是相對立的。但世人卻迷昧又競趨「爭」有、「避」難、「要」長、「站」

 

    高、「糜」聲、「喜」前,而惡於「形」無、「疏」易、「強」短、「卑」下、「警」音、「恐」

 

    後,因而產生了激烈、嚴重、不擇手段的競爭心和自私心,進而更機巧詐術百出,導致淳樸之本來

 

    面目難得一見了。

 

2.老子看到這裏,認為這矛盾現象乃是產生貪妄及自私的根苗,所以便從萬有之矛盾現象中,摘取要者

   

   之六對,剖開它的真理而使矛盾化成統一,經「相生」「相成」「相形」「相傾」「相和」「相隨」

   

   之幾個字,遂將對立變成調和,並使成為體用不分的關係而把一切矛盾打消,人能明白此理,自然就

 

   不會盲目妄取妄為了。

(五)人能「返樸歸真」、「與道同體」,才能不入「對待」,不生「因果」,也才無「輪迴」

1.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在「相反對立」(並非互相排斥)中形成,而是相互並生,也就是說一方所以能成

   立,正是因為有對方的存在,且又互相涵蓋著對方;例如:

(1)有陰必有陽,有動必有靜,有利必有害,有得必有失,有強必有弱,有剛必有柔,莫不對立並生。

      不僅 對立並生,而且相反相成,例如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禍福相倚,利害相存,得失

     相根,治  亂相伏,盛衰相媒,存亡相胎,為之於此,必成之於彼,種之於此,必生之於彼,正反相

     對,循環相因。不僅如此,任何事物發展至某一極限,都會朝相反方向轉化,即正面轉為反面,反面

    變成正面。

2陰極陽生,動極思靜,盛極必衰,物極必反,苦盡甘來,否極泰來。又如月之將缺,必定是己達到最大

  滿盈;花之將謝,必定是己達到盛開;己達到最熾熱明亮極限之燈泡鎢絲,接著就是滅壞;天之將明

  亮,必定是夜晚即將結束;瓜果蒂會掉落,必定是瓜果已近成熟;水流沖灌,必定是溝渠已築成。一切

  事物就在反覆交變中,不停地對立轉化,強轉弱,弱轉強,禍轉為福,福轉為禍,勝轉為敗,敗轉為

   勝。

2.世人大多看見事物之表層,而不能透視相反的一面,只知用正(單向思考),不知用反面思考,有時也

  會得到同樣效果,老子提出事物相對的道理,就是要我們也可從反面來思考事物,並居於相反的地位,

「守反」以「行反」,善用其「反」,則「正」自在其中矣。例如老子教人要處卑,處下,處眾人之所

  惡;守雌、守辱、守眾人之所不欲,貴後、貴曲,貴眾人之所不取;尚柔、尚虛、尚眾人之所不為,即

  居天下之反,以反為用,以退為進,而其效果則更勝於用正。例如-

(1「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八章

(2「江海所以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六十六章,此即處卑、處下之利也。

(3「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為天下谷,常德乃足,復歸於樸。」廿八章

(4「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谿。為天下谿,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廿八章,此即守雌,守

       辱之利也。又

(5「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七章

(6「曲則全」廿二章,此即貴後,貴曲之利也。又

(7「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四十三章

(8「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七十六章

(9「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其無以易之」七十八章,此尚柔之利也。又

(10「大盈若沖,其用不窮」四十五章大道以虛為體,而惡盈滿,滿招損,謙受益,故謙虛乃載

         福之道,此尚虛之利也。

3.世界上的事物,都是「樸散為器」之後所產生的名相,不僅相對,又互為因果,而且有了因果,自然就有

   生滅現象。道體具有絕對性及恆常性,既不生對待,也無因果,更是沒有生滅的問題。因此,人只有能

 「返樸歸真」、「與道同體」,才能不入「對待」,不生「因果」,也才無「輪迴」。

4.這段話的文義並不難理解,但它與上下文的承接關係卻頗值揣摩。

  聯繫上下文的承接關係並綜合道論的整體思想看,老子羅列這"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的目

  的是為了緊承上章的"名可名,非常名"之說,借""的基本特徵來說明有名存在(即"有種有樣"的具體存

  在)的存在方式(即"物之道")的某種缺陷,以便借此而提出一套更符合於道的存在範式。老子覺得:美

  之""(依賴、仗恃)為"",並非其有本質之美,""之所"""不善",並非其有本善之根。

5.反而相成,遞相嬗變而不獨立自足,顯示了有名存在生存基礎的自相矛盾性,以及不足以長存的遷延不居

    性,理想的存在方式應該對此有所超越。老子的思路是:既然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

   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那麼,理想的取名方式就不應只有不無,只難不易,只長不短,只高不

   下,只發音不發聲,只處前不處後……或相反,而應是不有不無又能有能無,不難不易又能難能易,不長

 不短 又能長能短,不高不下又能高能下,不發音不發聲又能發音能發聲,不處前不處後又能處前能處

 後……這不有不無不難不易不長不短……就是下文提出的無為;這不有不無又能有能無,不難不易

又能難能易,不長不短又能長能短……就是道論所崇尚的無為而無不為。這一段話是老子得以導出道論

的一系列主張的前提。  

 【析論三】

參、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

      居,是以不去。

 三、聖人藉六項理證,體用相生來反映這些正確行事方法。

1.聖人具有某種理想人格形態的人即「聖人」。不同的思想流派推崇不同的理想人格,因而不同的流派

 

               有不同的"聖人"。

 

老子所說的「聖人」是指以「玄德」為趨求而行于「大道」的人,通常是指具有這種理想人格

 

形態的組織管理者,或人群社會的統治、領導者。

2.「是以」乃是承上對應「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聲音相和,前後相隨。」

啟下以「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

而不恃」、「功成而弗居」,聖人藉六項理證,體用相生來反映這些正確行事方法。

(一)「處無為之事」:

1.「無為」道法自然,即順自然,不妄為即依道而行,並非一無所為,毫無作為,此由第卅七章之「道常

                 無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萬物將自化。」句清楚可看出。

2.「聖人處無為之事」即聖人或在上位者能體道而行,以自然無為的態度來處理政事或道務工作。

道德經指導世人法天行事,內聖外王功夫,亦是最上乘之聖學。蓋道之為物,其本體為

「無」,以其「無動」而運行不息,如地球每秒以數十公里之速度自轉與公轉,人不覺其動。

以其「無靜」而寂然不動,以其「無體」而體不滅,以其「無用」而用不息,無始而因生以為

始,無終而因滅以為終,無常而定以為常,無變而因化以為變。渾然若虛,而妙化不已;洞然

若無,而生滅不已。大之而宇宙事物,小之而身心性命,均莫不然。「無」之本體於此現出。

   故行道立德就當守住這個「無」,道之本體既然是「無J,因此說:大道無形,真佛無像,真性

體,真法無相,真經無字。

「無」方是真正「真」「永恒」的;「有」反是暫時的、假的,處無為之事就是依本體而用,不勉強、

 不做作,全率本性自然發出來之行為謂之德。本段即強調聖人體用兼賅之行事方法,凡能不失本體,方

 可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自悟本性,何必多言,「上天之載,無聲無臭至矣!」純任其自然方是真

 道。

3.以天地之生長,作育並成就萬物,來比喻統治者、聖人教化萬民,道場上位者教育道親、同修,亦能效法天

    道而行,萬民自化自正,天地之無欲。一如聖人之無私,以其無私,故能不有、不恃、弗居,而成其私。

莊子 消遙遊篇之「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附件六】,與本段「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

而弗居」之意思相通。

4.人類社會之爭端不息,源於人類之利益相衝突

有欲則求人人無限度擴張佔有慾所致,

求有不得人類私心的過度膨脹而起,不能無爭,爭則亂。

因此,社會之亂象,根源私心和佔有慾,要弭平社會爭端之道去除私心,降低慾望,從「少私寡

慾」著手,即去除不當之私心和無底慾望,人人做到「不有」「不恃」「弗居」,人性回歸純樸淳

厚,自然能返樸歸真。

(二)「行不言之教」:行,採用;不言,不用言語,不用威權、發號施令也。

亦即採用不用言語,不用威權、發號施令方式,而注重潛移默化、以身作則來教  

化人民。

老子主張自然,反對造作,在施政上主張無為順乎自然,能使民自化,所謂「我無為

而民自化」;不言而化民之道,反對有為人為(利用權威扶植"唯一真理"或藉宗教迷

信,借助"預言"而欺人,有時則兩相勾結挾神帝之名以令天下)、法治治民之道,所謂

法令滋彰(比牛毛多),盜賊多有反而愈來愈多,必愈治愈亂。

孔子云:「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此天地行不言之教,不說大話也不唱高

              調,不作空中樓閣、海市蜃樓的空想,不重奇異隱怪為能事,完全重在躬行實

              踐,以身作則,使人信服,在潛移默化中,達其教化之目的,還怕有什麼難事

             不成嗎?就怕易事不作,可惜現在有志於道的人,多走上道理認知、不落實在

             身教,把言說道理修飾得條條有理,句句動人,自己之行為並沒有約束與檢

             點,如此自己尚且未入流,還談什麼教人度世呢?  【附件七】故事:處無

         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三)「萬物作焉而不辭」:

「作」-興也。指萬物的湧現與流變。

「不辭」-不干預、不推辭、不抗拒、不畏避。

「萬物作焉而不辭」-任憑(由)萬物在天地之間自然生長,而不加以干預,萬物才能欣欣向榮,生生不息。

這說明成大道者要有準備面對各種可能產生流變境況的大無畏之心。

對應「長短相形」。因為短既是長的本體,所以聖人便特別注重這短的本體上,只要是能利萬物

的,雖小善亦不辭,因為集足了一切應作的小善,這便是聖人的大德,是以這大德的

成就,就是在濟生救世上或利養萬物上,只要是應當作的,皆能不辭勞苦的竭力以赴,至於那長短

的較量,和大小的比對等聖人是不計較的。並且越是人家所不願作的事情,聖人越是樂往,越是人

家容易疏忽的事情,聖人越是細心,故一般人的不足處正是聖人的成功處,聖人因早明白了短長的

本體,所以才不計長短的「萬物作焉而不辭」,這就是集小善而成大德的道理。

聖人處事的原則是「只要能利萬物,雖小善亦不辭,雖小惡必除之」,故歷代聖哲往往熙熙攘攘,赴湯

蹈火的去實踐真理,以代天宣化為己責,以化娑婆為蓮花邦是自己得天獨厚的職志,萬死不辭。

(四)「生而不有」指生長萬物,而不佔為己有。即生養一切而不拘系自有,即老子所說的"有餘以奉天

       下"【附件八】

此暗對前面的「高下相傾」。世上的道理就是這樣,欲高者反愈下,能下者反愈高,故欲打算

真正高的方法,必須先在下面用足功夫方可。因為這下本是高的本體,所以聖人雖啟發了萬物

的生機,雖引出了世事的正當頭緒,但聖人在生了以後,卻又甘心卑下自處,並不作居功傲世

之感想,直認一切對萬事萬物之成就,與我並無關涉,於是他仍舊的固守下位,並不佔有一切

由生所獲得的功名,因為聖人能這樣的「生而不有」,其思想能這樣的超然不俗,那麼根據

「高下相傾」的道理,始可以真正的高大起來,故越是不覺得有功,其功反越能長在,越是攀

高誇功,其功反越微小,是以欲求真正永久的高者,非認清這「高下相傾」之道理由下處用功

夫不可。

(五)「為而不恃」指作育萬物,而不自恃其能。

"為而不恃"即做成了什麼並不執為仗恃。生養的兒孫、做成的器具、促成的事業功果,以及學成的絕技

   秘智等都可以說成是自己做成的東西。這些只作為人生的借持而不作為人生的依賴即"為而不恃"。

是暗對前面之「聲音相和」。為是盡力,恃是仗恃,聖人不但「生而不有」,而且在為萬物盡

力以後,並不仗恃聲譽,但知實踐自己所應作的事,至於聲譽之榮否,向來是無所關注的(不

在意的)。前面既說過這音是代表人格,那麼聖人就守住音的本體,若是本體充實,還愁沒有

大聲譽嗎?是以凡是明白「聲音相和」的道理的人,就應當為萬物盡力,更不可仗恃,︵這個

為是盡力,並不同於為美為善的為︶。否則如人格立不住,自己沒有實地的盡力為,或是雖已

盡力,但對聲譽有所仗恃時,則就不是聖人應行的正常道了。故音是聲的本體,能夠盡力便是

好聲譽的基礎,好聲譽必經真為過程方可以實現,事既如此,為而恃尚不可以,那麼我們如若

根本就沒有盡力,這還有什麼值得可恃呢?

    「生而不有,為而不恃」-聖人法天行道,不因功德或有利於己時方去做,而是無為而為,上德不德,自

                                     居卑下,以行善立德為份內事,,實踐無為之法。

(六)「功成而弗居」指成就萬物,而不自居其功。

對應「前後相隨」「功成」是大成就,「弗居」是不居功。聖人依照上面的步驟去行道,這是一定有

                          所成就的了。然聖人雖成功並不居功,與常人不同處:在成功之後而身退,常人多

                         所驕矜、得意;而聖人依「前後相隨」的道理,深深知道唯能「後」者始能

                       「前」,「能「退」才有再「進」的時機」,如欲長保其功,非身退弗居不可,所以

                        就算能成就佛祖亦不以佛祖自居,雖成就聖賢亦不以聖賢自居,就算在世界上建立

                        了偉大功業亦不居,「如果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這便是

                       真正聖人的本懷,因其能了無掛礙,一無所有,「功成而弗居」,所以他的大功才能

                      永遠不去了。

以上這「處無為之事」,是守無之體。「行不言之教」是守易之體。「萬物作焉而不辭」是

守短之體。「生而不有」是守下之體。「為而不恃」是守音之體。「功成而弗居」是守後之

體。這就是聖人深知遠見的處世方法。同時因他能這樣的為萬物盡力,更把自己置諸度外,

一點私心也沒有,橡這樣的純潔行為不用細說當然就是至德了。

【體會】

【呂純陽祖師─本章萬物作焉而不辭,以至是以不去之句。若以聖德比天地而言,四時變遷萬物生長,

天何言哉?聖人教化眾生,不自衒其德,其德配天,故言萬物作焉而不辭。不辭應上文不言之教句。地

育萬物不據為己有,聖人教化眾生,亦不據為己有,其德配地故言生而不有。天地生育萬物,不恃其能

施不望報,聖人教化眾生,亦不恃其能。以無所住行於法施,故言為而不恃。萬物皆由天地生育,功業

成就不自居功。聖人教化眾生亦不居功,故言功成而弗居。居其功者曰福德,不居其功者,其功終不可

沒故,是真功德也。故言夫唯弗居,是以不去。曰不去則長存,長存則不生不滅也。

(七)「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夫唯」正因為。

「弗居」不自居其功。

「不去」不泯滅,不朽的意思。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指正因不自居其功,所以他的功績反而永垂不朽。

這是一句總結語。「夫唯弗居」接上言之「功成而弗居」,聖人既能在功成的時候不自居其功位,「是

以不去」,所以他所建立的大功業才能永遠不朽不去。由此看來,天下萬事都是這樣,能退者正是進,

退的越澈底,其所成功的地方便越大,奈世人多是眼光薄淺,只看到事理的表面並未直達奧裏,所以便

整日間競競業業的全為一私作打算,實想自己將來出人頭地功成名就,卻不料越是放不下的越是失敗得

厲害、徹底,故唯有聖人才不會這樣愚蠢,他不但「萬物作焉而不辭」的全力以赴,而且更「功成而弗

居」的一點私妄都沒有,這恰恰和世人之所見所行相反,唯其能相反所以才異於世人而成聖人也。

聖人功成而身退,經云:「佛滅度一切眾生,實無一眾生得滅度者」就因其不居功,所以功永存於萬

世,而不被世人遺忘,精神與世人常相左右,眾生永遠懷念他。故稱「助人者人恒助之;德人者人恒德

之;愛人者人恒愛之;而博愛天下者,則天下人莫不歸之矣!」

【體會】

「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無為」,乃順自然,不妄為。道體虛無,道法

自然,無為即依道而行,守道而為,並非一無所為,此觀之第卅七章之「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

萬物將自化。」自明。「聖人處無為之事」。即聖人體道而行,以自然無為的態度來處理政事。「不言」,

即不妄言,引伸為不發號施令也。「行不言之教」,即不以發號施令方式來教化人民。亦即以道德化民,以

身作則也。老子主張教化人民,不在聲教法令之督導,而在於潛移默化的身教引導。他主張自然,反對造

作,在施政上,主張無為,反對有為,因無為乃自然化民之道,有為乃人為治民之道,有為之政,必愈治愈

亂,所謂法令滋彰,盜賊多有(五十七章),無為之政,順乎自然,能使民自化,所謂「我無為而民自化」

(五十七章)。孔子云:「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此天地行不言之教,故不言之教,重在躬行

實踐,以身作則,使人信服,在潛移默化中,達其教化之目的,否則空持言教,所言不見於所行,絕難收到

效果。「作」,興也。「不辭」,不干預也。「萬物作焉而不辭」,是說任憑萬物於天地之間自然生長,而

不加以干預。唯有不干預萬物之生長,萬物才能欣欣向榮,生生不息。

      「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生而不有」指生長萬物,而不佔為己有。「為而不恃」,指作育萬物,而不自恃其能。

「功成而弗居」指成就萬物,而不自居其功。「夫唯」正因也。

「弗居」不自居其功。

「不去」不泯滅,不朽的意思。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指正因不自居其功,所以他的功績反而永垂不朽。

此段是以天地之生成,作育及成就萬物,來比喻聖人教化萬民,亦能效法天道而行,任憑萬民自化自正,

天地之無欲,一如聖人之無私,以其無私,故能不有、不恃、弗居,而成其私。

莊子 消遙遊篇之「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與本段「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之

意思相通。人類社會之爭端不息,源於人類之利益相衝突,而利益之不斷衝突,又起於人人無限度擴張佔

有慾所致,而佔有慾之擴張無度,又因人類私心的過度膨脹而起。有欲則求,求有不得,不能無爭,爭則

亂。所以,追根究柢,人類社會之亂象,根源人類之私心和佔有慾,因此要弭平人類社會之爭端,必須去

除私心,降低慾望。然人不可能無私無慾,因此只能從「少私寡慾」著手,即去除不當之私心和慾望,而

要人人「少私寡慾」,必須發揚不有、不恃、弗居之精神、唯有人人能做到不有、不恃、弗居,社會才能

回歸純樸淳厚,人類才能返樸歸真。

四、【旨義解讀】  

1.王弼注「美者,人心之所進樂也。惡者,人心之所惡疾也。美惡,猶就好像喜怒也,善不善,猶是與非也。

   喜怒同根,是非同門,所以兩者都不可得而偏舉也,此六者,皆陳自然不可偏舉之名數也。」。

 2.老子此章充分道出社會上世俗之人心,有所偏愛,役於相對之物,而為相對之群,即惑於物而役於物,未

    若聖人役物而超於物,不為物所役所惑。

 3.是以聖人處事,順事之自然發展,不為「美、惡、善、不善、有、無、難.易、長、短、高、下、音、

    聲、前、後」所迷惑,而爭之為之或避之

(1)行教亦然,順其自然,不言「美、惡……前、後」。

(2)故萬物並作,不言一辭,萬物新生,不佔有,萬物自為,亦不恃己力加之;

(3)萬物實至功成,乃功自彼成,而不竊居。

4.蓋萬物作焉而不為所惑,物自為物,聖人自為聖人,視萬物作焉,為萬物功之自成,故不居物及不惑於物之

   功,是以不去,蓋無所失之。

5.至於天下世俗之人,居物之功,並落於物之相對而為偏愛相對之惑,如此,世人自擾之,物之功而竊居之,

   是以失之易,而功不可久也。

 6.綜合觀之,聖人「處事、行教」之道,是先述明「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之原因及方法、態度和

    結果;並逐章展開「道可道,非常道」之人生百態之舉證說明之。

四、【章義分析】

 (一)體用相生的實例-

1.「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的解析。

(1)此係本章首段,闡述道之用,說明「道」本為絕對之體,落入後天便易形成分別心。蓋至真、至

       善、至美本不易知,但用凡夫的眼光去看「真、善、美」,真善美便易變質。即所謂的大道不道、

      大名不名、大德不德、大仁不仁,凡所有名相,皆起於心意、識神用事,著物而不能離物,執象而不

     能離象所致。

(2)用實例而言,醫師以其技救人命,除人苦痛,本是善德;若存私意私利為目的者,便變成非善德

     了。又如誠心敬神本是善德,但只求佛庇佑便失純誠之心了。

(3)「善欲人知,恐非真善。」「有心為善,其善不賞;無心為惡,其惡不罰。」

(4)本段在說明有用無體之害,行善雖多,不遇明師,總難超生。

(5)凡不出於自然的善與美皆會變質,反而成為不善與不美了。

2.「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1)有無相生:無生有,亦終歸於無,有無相生,生死相循環、生死相隨;所謂的「落紅不是無情物,化

           作春泥更護花」【附件九】,易經的哲理有變易、簡易、不易,所謂-

             「變易」是指著世界上萬物演進的通則萬物皆存於不斷變化當中;

         「簡易」乃指著宇宙萬物的運轉當中,皆循著一定的常規在進行者,故常而易行;

         「不易」則指宇宙萬物都不時在變化,唯有「變化」這個事實永遠不改變,因宇宙有此根本原理原則

                    存在,故稱「不易」三理。一顆樹木被砍斷了,它對樹木而言是「死」。然一且將此木材一番

                    加工製成一張漂亮的桌、椅等家具時,那麼對樹而言,又是「生」。世上萬物無有不歸於毀壞

                    的,故稱萬物的歸宿為「無」,「無」卻能生萬「有」,因此老子說「有無相生」,生生不

                    息。

(2)難易相成:聖人自古不為多,但聖哲皆由日常生活行為上著手,吃得苦中苦,終成人上人。世上無難

                     事,只怕有心人,有志竟成語非假,鐵杵磨成繡花針,以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的心情處

                    事,難事亦變易。反之,知而不行,則反掌折技之易,亦無成功之期。難易相成,決定乎一

                      心。

  (3)長短相形:很多短的集合,便形成長,長的段段割截,便形成了短。大功巨德皆由小德川流所積聚而

                        成,萬里長城亦是一磚一石疊成,無怪乎劉備戒其子阿斗道:「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

                        小而為之」,乃深明「長短相形」之真諦處。

  (4)高下相傾:俗云「萬丈高樓從地起」「登高必自卑」「德高望重」亦由小功細德累積而成的。

  (5)音聲相和:交響曲是由各種不同之樂器所發出來之音和合而成的妙樂。用之於人,相互禮敬聲,相互

                       鼓舞聲,必然會形成和諧的氣氛,而快樂相處的。

  (6)前後相隨:不才向才者學習,後學跟前賢請益,後覺靠先覺的點悟。

         以上六種情況是老子說明體用相生的實例,代表名、事、物、位、言、行的實相,由「觀徼」的橋樑

   而入「觀妙」之境。

3.世道澆漓頹敗之因-

1世人不知「有無相生」之理,才會患得患失的拼命佔有。

不知「難易相成」之理,才會捨易求難的妄想迷着。

不知「長短相形」之理,才會違反中庸致本末顛倒。

不知「高下相傾」之理,才會性情孤僻而自驕自大。

不知「聲音相和」之理,才會機智亂用和沽名釣譽。

不知「前後相隨」之理,才會行險鑽營而逞強鬥勝。

是以這六種道理,如果不能澈底根治或看穿,則就生起人性本來所無的物慾、妄想、失常、驕

慢、虛偽、好勝等六種變態心理,導致世道變成澆漓頹敗了。

4.「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夫為弗居,是以不去。」

  (1)「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是本章的關鍵要語,亦是道德經乙書的立言綱宗,正是指導世人法

            天行事,內聖外王之學,亦是人天最上乘之聖學。蓋道之為物,其本體為「無」,以其「無動」而

            運行不息,如地球每秒以數十公里之速度自轉與公轉,人不覺其動。以其「無靜」而寂然不動,以

            其「無體」而體不滅,以其「無用」而用不息,無始而因生以為始,無終而因滅以為終,無常而定

           以為常,無變而因化以為變。渾然若虛,而妙化不已;洞然若無,而生滅不已。大之而宇宙事物,小

          之而身心性命,均莫不然。「無」之本體於此現出。

故行道立德就當守住這個「無」,道之本體既然是「無J,因此說:大道無形,真佛無像,真

性無體,真法無相,真經無字。「無」方是真正「真」「永恒」的;「有」反是暫時的、假

的,處無為之事就是依本體而用,不勉強、不做作,全率本性自然發出來之行為謂之德。本段

即強調聖人體用兼賅之行事方法,凡能不失本體,方可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自悟本性,

何必多言,「上天之載,無聲無臭至矣!」純任其自然方是真道。

  (2)『萬物作焉而不辭』;聖人處事的原則是「只要能利萬物,雖小善亦不辭,雖小惡必除之」。故歷代

           聖哲往往熙熙攘攘,赴湯蹈火的去實踐真理,以代天宣化為己責,以化娑婆為蓮花邦是自己得天獨厚

           的職志,萬死不辭。

  (3)『生而不有,為而不恃』:聖人法天行道,不因功德或有利於己時方去做,而是無為而為,上德不

           德,自居卑下,以行善立德為份內事。實踐無為之法。

  (4)『功成而弗居,夫惟不居,是以不去』:聖人功成而身退,如經之說:「佛滅度一切眾生,實無有一

            眾生實滅度者」就因其不居功,所以功永存於萬世,而不被世人遺忘,精神與世人常相左右,眾生

           永遠懷念他。故稱「助人者人恆助之;德人者人恒德之;愛人者,人恒愛之;而博愛天下者,則天下

          人莫不歸之矣!」

(5)由「處無為之事」,至「功成而弗居」之六句話,是聖人行事之六大信條,也可說是成就聖人之最好

       方法。能這樣作便是佛說的一真法界,而佛之內無能度之我和外無所度之人之超然思想,其與老子

       「生而不有」「為而不恃」的道是相同的。

(6)論本章主旨在於教人宜效法天地之無心生萬物,而萬物生焉;且復生而不自有,為而不自恃,功成而

      不自居,美惡善否,生殺成毀,皆無心於其間,而任其天行,故能成其大,而萬古長存。

(二)「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之原因、方法及成果

王弼注「美者,人心之所進樂也。惡者,人心之所惡疾也。美惡,猶喜怒也,善不善,酋是非也。喜怒同

根,是非同門,故不可得而偏舉也,此六者,皆陳自然不可偏舉之名數也、」善哉!王弼陳自然不可偏舉

之注。

    老子此章確實乃謂天下世俗之人心,有所偏愛,役於相對之物,而為相對之群,即惑於物而役於物,未若

聖人役物而超於物,不為物所惑。

    是以聖人處事,順事之自然發展,不為「美、惡、善、不善、有、無、難、易、長、短、高、下、音、

聲、前、後」所惑,而爭之為之或避之。行教亦然,順其自然,不言「美、惡::‥前、後」。故萬物並作,

不言一辭,萬物新生,不佔有,萬物自為,亦不恃己力加之;萬物實至功成,乃功自彼成,而不竊居。蓋萬物

作焉而不為所惑,物自為物,聖人自為聖人,視萬物作焉,為萬物功之自成,故不居物及不惑於物之功,是以

不去,蓋無所失之。至於天下世俗之人,居物之功,並落於物之相對而為偏愛相對之惑,如此,世人自擾之,

物之功而竊居之,是以失之易,而功不可久也。

  綜合觀之,老子此章乃謂聖人「處事、行教」之道,先言「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之原因,次及方

法,而終於成果;緊湊地展開「道可道,非常道」之事例,亦正顯示老子不同於尋常他人之所論見!

(三)行為準則        

以觀徼之特性來比喻「有名」存在的特徵,說明事與物之間的相互依存性以及「遷延流變」之不可

避免性,並借此而提出了一些基本的行為準則,即"無為"、"不言"、"不辭"、"不有"、"不恃"、"不

居"等。

名之不獨立自足說明執求"成名"之不可取,這就是"無為";美醜善惡之不可偏舉說明太過主觀太過

逞強的揀擇指謫之不可取,這就是"不言";一切皆流無物常駐說明沒有什麼東西能夠被真正保留,

這就是"不有";一切有名存在就像遲早會融化崩解的冰山一樣靠不住,人所做成的什麼,促成的事

業也概莫例外,這就是"不恃"、"不居"。

這些準則在老子道論中是深得於道的"玄德"的體現,因此,本章已經相當完備地提出了老子道論所

要提出的基本行為主張。
   

本章雖未見一"名"字,但談的就是有關"名"的問題。現代科學通常都是在狀態複合空間(即相空

間)中構築一定參量的系統模型來描述物件物的綜合狀態。這種描述所依靠的是非常精緻的數學語

言。

而在傳統的日常語言中,我們通常都是給物件物冠以這樣或那樣的謂詞(或通名)來描述它們的綜

合狀態:一對相反相成的概念常常就構成了藉以描述的一維,許多對相反相成的概念就可以構成

一個多維的"狀態複合空間"。

這些主要由表示屬類的名詞、表示屬性的形容詞,或表示運動狀態的動詞等組成的謂詞表述在中

國古代哲學中就稱之為"名"。給物件物冠以這樣或那樣與之相適應的詞語就是"冠名"。

通過"冠名"而對事物作描述就是"名狀",難以作這種描述就叫"無以名狀",或如老子所說的"繩

繩兮不可名"、"不知其名"。所謂的"名實相副"就是指對事物所作的"名狀"與它實際的狀況之間

的符合性。這是中國古代各家流派都非常強調的原則,老子在對"名"的為難與審慎中表現了相同

的思想傾向。

事物的存在狀態被映射到各種各樣的"名"作表徵之後,事物的狀況就表現為事物的"名狀",它包

含事物在名的序列中占居的地位--"名位",以及相對應的職權--"名職",事物的變化(對應於系

統在狀態複合空間中的運動)就表現為事物的"名變"。在名實相副的原則下,行為體之"成

名"或"名變"更應看成是一種自身狀況的調整,而不能僅僅看成是外界的隨意賦加。

這種調整就稱之為"名於名"。因此,行為體的運動變化既表現為事件叢林的行進,也表現為眾

名世界的旅遊。處事求利,適名求安。老子道論既是事件叢林的行走指南,也是名界旅遊的"安

名告示"

五、【人生啟示】

     道的本體、是渾然完美的,本無所謂美惡或善不善的存在,亦即是說,真理是至真、至善、至美的,不容

強去分解,使之支離破碎的。故凡私心用事,便入對待作用了。舉例而言,人們一旦去認定某些事是完美的;

那麼定會生出其相對的,即所謂醜惡的另一邊。同理,人們一旦去認定那些是屬於善的,相對的亦會指出屬於

惡的另一面。

     所以說天下萬物皆是由無生有,再由有還無,有與無生生不息。再難的事,祇要肯努力去做,亦會變成容

易;容易之事不願去做,苟安不前,亦會變成困難。長的是由短的連接而成,短的是由長的分割而成。高與低

雖不同,高是由低下層層相疊而形成的。交響曲是由各部分單音綜合組成的。迷者向悟者學,不才者向才者

學。如此,前後有如接力賽跑的選手,有順序地承接一棒又一棒,直抵終點,方稱完美。

因此,聖人知萬事須合自然之理方可,故不造作、不妄為,事事依乎天理良知,注重躬行實踐,以身教

來化人,不必多言,這便是效法天地之生成萬物,參天地化育,自然而然,當作而作,不敢推卸責任。

效法道之生育萬物,有所建樹,並不自居其功。學習道能施澤萬物,卻不望萬物的回報。並能以無私之

心,功成身退。說也奇怪,正由於不以功自功,他的功卻能永遠不會泯沒、消失。

六、【心得分享】 【附件十】   

(一)富貴在天,生死有命,禍福無門,惟人自召。

1.「道」是宇宙的本源超越萬物,超越時空而存在的,它是絕對的,所以無所謂美醜與善惡,亦即道是至

   真、至善、至美的,不容許人們去分解它;

2.「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合,前後相隨。」相對的概念都是在渾樸的道體

    分裂之後才產生的。

3.「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天地創生萬物,順乎萬物自然生生的本性。

4.人們對美醜的感受是直覺的常為現象所惑,止於表相,而不能深入。

5.「生而不有,為而不恃」的真諦所在富貴在天,生死有命,禍福無門,惟人自召。

6.【故事一】 【附件十一】

7.【故事二】

(二)修道人修真之上策

   1.抱守道體率性而行,不言美自美,不言善而自善。

(1)我們若能時時抱守道體率性而行,那麼雖不言美而自美,雖不言善而自善,而且這種美善更是盡美

       至善,故只有尚樸屏文才是修真之上策。

(2)然世人卻不願這樣作,空執梢末上的繁榮,並不知悟求本體,於是便機智外用,競飾虛表,而偽君

      子與假道學遂於這種情形下產生了。

(3)殊不知小人固然可憎,然小人之作惡態度如果不掩不蓋,惡就是惡,坦白自認,這就只好說他是荒

       野無知,不能再加諸別詞,同時在另一方面因其能裏表一致,這就本尚可原諒的地方,並且這種真

      小人之所   作惡,因全在表面,故自有他的可能限度而不會造成大惡。

2.切勿與自認清高的偽君子,陰謀詭計之小人為伍。

    (1)至於最令人憎恨者,就是那些自認清高的偽君子們,他們很像回事似的出入教會,宣講仁義,但他

         的實際行為卻是污點斑斑無所不為,別看他在微笑,這已是陰謀詭計之開始,別看他不輕與小人為

      伍,然一切小人已向他看齊了。

(2)還有這種人的行徑雖是無所不為,但他卻會運用機智不讓這些罪惡暴露出來,而且更能利用一些好

      招牌把罪惡變成恩德,非之無舉,刺之無刺,平靜的社會遂被這些人摘得烏烟瘴氣,而道德仁義的

     真理亦由是而不存了。

(3)是以偽君子表面上的文明,其後面有無數黑迹,別以為這些人有很多美事善事留在社會上,殊不知

      這美事善事對他的利益代價是很大的。是以老子最痛恨這種人,故在本章之一開頭使指出了偽者之

     不當,在十八章上亦憤然的說過「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之幾句話,而孔子更不原諒

     這種人,直斥這種人為「鄉愿,德之賊也」,是以老子與孔子所以對這種變態人毫不客氣者,就是

     希望世人皆獻出天良,率真行事,世人如能接受此旨並能警覺自己時,則社曾自然就現出樸實之本

    來氣象了。

( 三)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1.聖人之六項真行,可作德看亦可作看。

(1)闡述體用不離之關係,世人如能明體就能生發真道德,而聖人之六項真行,就是由明體中直生發出

      來的。本體不明,這六項真行強行之也不會圓滿,所以只有由本體直生的道德,其他任何之道德行事

      都不能算作真道德了。

(2)因此,聖人之六項真行,可作「德」看亦可作「」看,而生此真行之本體就是道,亦即道可道之

       妙。

(3)只有在「無欲」時能觀其「妙」,才能在「有欲」時而觀其「」,不離妙,德不離道,如想要

       效法聖人完成真行,必須在初始上先明成為本體的本性。

2.六項真行,是成就聖人的必然信條。  

(1)本章之六項真行,是成就聖人的必然信條,在道紀混亂末法充斥的現世上,也是獻身於教化事業者

       要做的好榜樣。

(2)有志於修道的人,竭力奉行六項真行,這才能表達大道之尊貴性,也就是「人能弘道,非道弘

       人」,人的作風足可以左右一切。

(3)獻身於教化者當自我作起,不怕作不到,就怕不作,若是真有力而不作,就置身於垃圾堆一樣,自

       欺欺人,自誤誤人,這就枉自荷擔教化的神聖職責了。

七、結論

聖人依據六項事例之體用關係,作出六種人所不能之真行,其與我們的啟示功用甚大,茲簡述如下:

今將這矛盾統一關係列表如左:

 

矛 盾

 

 

 

 

 

 

 

 

 

 

 

 

統 一

   

(六)後

(五)音

(四)下

(三)短

(二)易

(一)無

本 體

 

功成而弗居

為而不恃

生而不有

作焉而不辭

行不言之教

處無為之事

聖 人 行 事 之 方 法

 

事成身退

不矜不驕

不居功德

盡己所能

素位而行

   純任自然

 

 

永居人前

永世不忘

永居人上

大德自圓

大功自得

大事自成

結  果

 

 

 

 

 

 

 

 

 

 

 

 窮源章第三              【參考30多本道德經網路精華

【章名由來】

老子生於周末,那時之人心業已頹壞、世道業已不振,究其源,就是因為人類與道德脫節所致。老子有

鑑於斯,為挽回既倒之道德藩籬起見,故始發表此一章,以來救治當時之爭奪、欺盜、和邪亂三大病。

全章共分二段,首段指出亂世之原因,和救治之關鍵,末段是說聖人治世之方法,本章之總旨因是發掘

亂世之根和救世之源,所以定名作窮源章。

【本文】

壹、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心不亂。

貳、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

      為則無不治

   【注釋】【白譯】【附件一、二】

 

【析論一】

壹、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心不亂。

一、亂世之因與救治良策 

(一)釀爭之因

   1.不尚賢之世之真實寫照

1老子說「不尚賢」--是不尚(不崇尚、效法)假賢而尚(崇尚)真賢,

莊子 天地篇:「至德之世,不尚賢,不使能,上如標枝,民如野鹿,端正而不知以為義,相愛而不

                    知以為仁,實而不知以為忠,當而不知以為信,蠢動而相使,不以為賜,是故行而

                    無迹,事而無傳」∣以上為不尚賢之世的真實寫照。

2社會秩序若能引導上軌道,人人皆賢,還尚什麼賢之名;而天下早已大治,還立什麼治策與政令,這

   便是老子「無為而治」理想中的國度。

2.人人都為了名,不惜絞盡腦汁,百般鑽營。

(1)太樸尚未淪喪之前,本是個「揖讓」的世界,如:將天下讓於則讓,上行下效的結果蔚

       為風氣,人民百姓也就你熙我讓,人與人間也就無所爭無所奪了。

(2)人們受不了「名」的誘惑,絞盡腦汁、百般鑽營、你爭我奪,在好名與機智驅使之下,孕育出假

        賢、假能之士,興風作浪,因而使得「讓」的天下變成了「爭」的世界。

3.息爭之道

(1)追根探源治病的方法,直指造成天下紛爭之病灶,老子說:「天下人若不崇尚那些假賢人,則人民

       就不會釀成為名而爭之行為了」。

(2)人民要爭的原因,純是為賢之名所誘惑,如能絕名棄賢,則國家社會風氣便可重回太樸,再次成就

       個「讓」的天下,這便是老子之息爭方法。

 (二)如何滅盜? 

1.尚賢與不尚賢-

(1)孔子說:「義者宜也,尊賢為大」,將「尊賢」列為九經(春秋左傳、公羊傳、穀梁傳;禮經

                    周禮、儀禮、禮記。易、書、詩,並稱為九經)之一,可見孔子主張「尊賢」,而老子

                    主張「不尚賢」,而「尚賢」是導民相爭的禍首,兩者共闡一旨,並不相矛盾。

(2)孔子之「尊賢」是尊真賢,是尊真正有德有才的賢,並不是尊重假名賞的賢,而老子之「不尚

         賢」,是不尚假賢,不崇尚盜名偽裝之賢,孔子所說的賢,是居仁由義的賢,老子所說的賢,是

         好名亂真的賢,一當尊一當棄,故而這兩位聖人的所旨,實在是言殊理同的。

(3)尚:居上位的人,治理天下,應秉持清靜無為的法則,不需要特別崇尚、重視、強調、標舉某種賢

                   能才幹,立一個什麼價值標準的典範及榮耀之名,這樣,老百姓就不會爭相去追求這個價值標

                   準與名位,而能夠安處於各自本來清靜的生活。

2.力求無知無欲,方能無為而治世。

1在這裡我們瞭解到,表面上看,老子似乎欲使民無所爭、無所求,為了安定國家社會的混亂及衝突,

   

  因而主張治理人民,不要過度崇尚賢士人才,也不要過度重視財貨的富足與享受,不要教育一些會引

 

   起人民太重視欲望與奢侈的事物,要教育人民力求無知無欲,方才能以無為而治世。

 

2不尚賢,使民不爭∣這句話,很有意思,尤其對於現今政局的狀況,令人有很大省思的空間。人們尋求

 

    生計,追求知識及學問,賴以未來而求生。而事業成就的追逐,令人嚮往、期待、激勵人們對於功

   

    成名就的努力爭取。【尚賢,使民爭】人民美景如此,國家人才濟濟,尚不為過,又有何不可!

 

但,事實果真完完全全如此?人們易受到名利、權位的吸引及誘惑,以爭奪名位功高、暗鬥權力運用

 

之為,【尚賢,使民爭】令人著實地迷失本性及曲扭人心。

 

在上位者,權高獨攬,弊於上而亂於下,自古自今,代代歷史國政,像此層出不窮,而後終衰竭萎

 

靡。

 

而從另外一個角度觀之,人民若「過份地」迷戀於把「治國憂民之賢業」當作為工具使用的「世俗賢

 

者」為偶像,那在「世俗賢者」可能有所意識的操作民心之下,則使得人民有所相互爭奪、激辯、抗

 

禦、分割之行,則國家亂矣。【尚賢,使民爭】

3不尚賢,使民不爭絕非是老子鼓吹愚民政策,則不利建樹及國家發展。他更非是過度的道德理想主義

 

   者,也非一昧反對物欲文明發展之進步。

 

老子的智慧穿透一切塵埃,他簡單的一句話,就是要讓世人去細心體會,世事之多變的現象,

 

及如何隨事而處的通達之心及順應自然之理。

4很有趣的事,人們無法去改變世俗之事,為了控制,維持某些事物發展的原則,則紛紛創造出許多管理

   思想的精神及治理之道,各學各家,皆有其見解及功效。但無論如何,一切事物的終始之過程,終脫

    離不了大自然的運作法則。

5不尚賢,使民不爭為小無內,為大無外,現代管理者,如何領導團隊,領導人心,領導效率,老子則

 

    提供著我們這份既細膩又巧妙的思維,過於不及皆不善,管理者如何運用捭闔之術,或開而示之,或

 

    闔而閉之,實如兵法之勢,不可先傳也!

3.老子認為要避免「爭」、「」、「」三種亂象不能使用高壓手段而是要找出亂象的真正原因

   是由「尚賢」、「貴難得之貨」、「見可欲」所引起;一旦消除這三種原因,問題自然就不會出現。

   老子強調要培養人民正確的知,以帶來正確的欲與行。       

       「不尚賢,使民不爭--意即不推崇傑出的人才人民就不會競爭較量。「賢」代表比別人傑出假如要表掦

誰最孝順或誰最有能人們就會競爭較量

            「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意即不重視稀有的商品,人民就不會淪為盜賊。「貴」指重視。

            「不見可欲,使民心」-意即不展示可欲的事物,人民的心思就不會被擾。「見」是指展示出來。讓

                                                                   人看到很多可欲的東西,情況就不可收拾了。

     有正確的知就不會產生問題,若有正確的知,則必有正確的行,知與行是相連的,《老子》一書的宗旨就

是要啟發我們分辨何謂正確的知。我相信當人們把《老子》看完讀懂之後,觀點將會變得非常正確,行動也會

有明確的方向,一切困擾都會遠離,也不會做出後悔的事。

4.「眾生平等,自性唯一,無可比較,故不尚賢。成己成物,順物之性而為,而無賢可尚,故不爭。使民皆自

 

      安於己命,達於己命,即是成己成物而不爭。

 

1人人皆有其因緣與氣稟專長,順其特質而成就之,而非立一價值標準,使人捨棄己長以逐之,這就是不尚

 

    賢,使民不爭。《中庸》所謂成己成物,盡己之性、盡人之性、盡物之性。故不尚賢而民不爭。」

 

2道家崇尚自然真樸之道,反對人為機巧造作,天地萬物,一花一草一木,乃至每一個個別的人,都有他獨

 

    特的本質屬性。所以,在上位的國君,不應該定立某一個價值標準,使人民舍去自我特質去追求去爭去

 

   逐,擾亂自然法則。應該清靜無為,讓百姓們各自順其自然的去生活,沒有干擾的去發展各自潛能,自然

 

   天下太平,達到造化之功。所以《老子》五十七章說:「我無為而民自化。」

3這個主張,這個道理,即使在現代,也很值得我們省思,省思自我,認識自我,而努力去發展自我真正的

   潛能特質,來實現自我,方不負天地間這個獨特的我。

5.太樸之世,是義的天下,合理則取,非理不動。

1太樸之世,是個義的天下,合理則取,非理不動,並沒有什麼賊盜可言。到後來為什麼變成盜的天下

   了呢?這乃是受了利的誘惑,因人人都動搖、喪失了本心、本性,故才賤德而貴貨,因此就在這爾欺

   我詐、明逐暗搶之作用下,一些宵小、竊賊、強盜遂因之而生了。

2假若人人都能重義輕利,貴德賤貨,盜賊不由生之。老子:「世人若不貴重那些如金銀、財寶等之難

  得之貨,若不為貨利而生貪心,則人民就不會為盜了」。

3天下盜賊之由生,純是為了財貨之利,若人不重財利,隨盜賊之消除而實現義理的天下,這便是老子

   滅盜之根本方法。

(三)治亂之道 

1.致亂之源與挽救之法。

   

 

 

救世之法

亂世之源

不見欲

不貴貨

不尚賢

可欲

貴貨

尚賢

人心

血心

無   欲

無   知

強 其骨

弱 其志

實 其腹

虛 其心

受  慾  之  誘  惑

受  利  之  誘  惑

受  名  之  誘  惑

病    態  與  根  治

整肅欲念

息滅假知

剛強道質

滅貨利心

充實德行

空好名心

心自靜

德自生

成實利

棄假利

成真名

絕假名

仁之源

義之始

讓之端

亂之源

盜之始

爭之端

起  源

 

 

 

 

 

 

 

 

 

 

 

2.太樸未喪之世,更是個仁的天下,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因人心淳厚樸實,所以社會是自然無

   為而治的。到後來為什麼卻變成亂的天下了呢?由於人心妄動,有了可欲之慾念在攪擾,因人心既

   受了慾利之爭奪,由動而亂,以致世道崩潰,如此天下自然變成亂的天下了。

3.世道如欲正常,天下欲不亂,必先使人心不亂,而使人心不亂之方法,唯一就是先把可以亂心的慾

   望斬除,這樣因無妄想、貪取心,自然就心平氣和了。故老子云:「不使人見住一切感覺可愛的事

   情,則人心就不會狂亂了」。

4.可使人心狂亂的原因,就是因有可欲的事與物在誘惑,致使妄想、貪取心過度追求,因而人心就要

   浮動狂亂了。

假若人能清心寡慾,恬靜淡泊,雖有可欲的事與物亦淡薄視之,漠不動心,如此其心神自會

平靜,同時如金剛經所說若能「應如是住」,便可「而生其心」,於是因不見可欲,故萬德

始可以充沛了。如果人人都能如此,則由人心狂亂所成的亂的天下,就回復太樸之仁了。是

以止慾可清心,清心可治亂,這就是老子治亂之基本方法。

【析論二】

貳、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二、聖人治世之法(在上位者領導之良策)

 (一)病態之主因 

1.尚名、貴貨、可慾之風氣,實是導致社會爭、盜、亂不安之導火線,而且此三者之所以令人誘惑之主因

        是

1捨本逐末、好高騖遠、、高居人上,風氣所及,精神外用(痲痺理智,千方百計,想盡辦法,攀附

  財勢,愛慕虛榮,軍事強人、野心家研發新武器,設立繁政,圖利財團,惡勢力當道)

2現代人都過度的重貨輕義,寧可挺而走險以圖僥倖苟得(劫有過手,享受一世人,被抓到,又有免

   費飯,牢飯可吃),多不願認命,於是一朝得權勢能居上者,便橫征暴斂,窮刮民財,中者便貪污

   中飽私囊,唯利是圖,稍居下者輸人不輸陣,禁不起風氣誘惑,也只有欺詐拐騙、明搶暗奪了。如

   此上中下都在交征利,社會還有什麼道義呢?

3另外更加上人心世道澆漓和綱常倫理崩潰,異端邪說滿天下,道德藩離盡毀,這就是人慾橫流、罪

   惡滿天下的現代圖說,那麼置身於此洪流中,有良知者又有多少人呢?

4現在的社會表面文明,其實正是欺偽、畸形怪象,雖然說已邁入二十一世紀,電腦科學資訊已達登

   峰,物慾的無止盡的誘,拼命的鑽營,這不但是助長罪惡,反而加速人類共業末日劫數之提早來臨

   了。是以在這種矛盾百出的罪惡時代中,就有人在名的角逐下,竟拼命的鑽營,公開劫掠而致血肉橫

   飛,公開淫邪、同性戀者(有些國家竟合法化)而致人格廉恥喪盡社會秩序、人民氣節受這樣的摧

   殘與蹂躪,所以才致天災、人禍頻仍劫難四起。是以欲挽救世道人心,解除人類的危機最有效方法,

   就是依聖人之治法,急速找回各人之良知良能、本來面目,教育人民百姓要∣虛其心,實其腹,弱其

   志,強其骨,無知無欲,人人若能對這名、利、慾、三者淡泊,則尚偽亂真,貴貨賤德,和私慾橫流

   之頹敗風氣,自然可以一掃而盡,人人有道,無為而治,不需要法律規章,由個人做起,天下必然太

   平祥和了。

2.老子又說「依據前言爭、盜、亂的原因看來,如欲把這種病態治理好,使天下復歸於平靜,那麼就要

   先教人去此名、貨、慾、之三種妄想心。

 (二)治世良方,修道士應有的作為。

1.治爭 

(1)聖人治民之政策

1「虛其心」是虛空了侈名好聲之念頭慾望,滌除一切攀賢慕能和妄想,不與他人爭上下,不和

                   別人比較優劣,能放空虛名心,清靜無慾心自現,導人去除一切虛榮心。

2「實其腹」充實腹內,亦即充實自身之內德,心中若道,仁義禮智信,注重本身真才實德的培

                    養,雖然一時沒有好名聲,但是無形中道高德重之真德行,左鄰右舍自會流傳,

                      如此,賢為不賢之賢,名為不名之名,則假賢逞能之輩自不會爭相出頭,即使有

                    之,相爭之風氣也會漸漸減少,這樣長期下去自然養成人人互相禮讓的社會風

                    氣,所以「不尚賢,使民不爭」實為聖人治爭之上策。

2.治盜 

1「弱其志」是削弱俗志,求多利之心志,世人多追逐貨利,或吸毒的結果是迷失了本來,為獲取金

                   銀財寶一夕成大富翁,不擇手段、挺身走險,搶劫殺人、奪財害命,由此可見世人追求

                  名利、財迷心竅是如何的執着冥頑不化了。所以修道人要削弱這種追求名利之俗志,因

                  身外之物,終非長在之物,不義之財物會引來無盡的煩惱與恐懼,所以只要日用不缺即

                 足夠了,何必奢求再多藏厚貯,故言「弱其志」也。

2「強其骨」「弱其志」之俗志可弱而道骨要振作,道本是萬德之元,眾善之歸,此「道」中有萬世

                    不滅之實際利益,強過貨利之左手入,右手出的世間利,故世人若能各自振作其道骨風

                    範,雖然財貨之利不及,而俎豆馨香之利卻足了。

3人人都知此寶(道),不同一般財寶,此利不同世俗貨利,若可以人人淡化名理之心,則盜賊之徒就

  不會再發生,你有,我也有,要偷也是無所偷,有夠吃有夠用,還偷就無意思了。此為締造義的社

  會,亦為聖人治盜之良策。這是對照「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而說的。

3.治亂

1「常使民無知無欲」修心的方法

1滅人的假知「常使民無知無欲」之「無知」,並不是一切知都息滅,也就是在無假知之同時

                       更須啟發真知,故「無知」只是把一切機智、強識、謀略等之作歹、邪妄之念頭

                       滅盡,轉為真善之實智和能分辨是非之良知、真知等,使百姓沒有偽詐的心智,

                               以及沒有爭與盜的欲念。而真知與假知,恰成相對比,彼長此消,此長彼消,假

                      知滅盡無影蹤,真知自然顯露,親像厝內黑暗,開關一開,即光亮,光明起來,

                      不必光明將黑暗趕走;主要原因假知乃生於人心,而真知則發於道心。

自外學來的妄想,無知或假知,自作聰明,更不要亂生出貪求的欲念,蓋住

道心良心。

2肅清人的慾念至於「無欲」之「無」字,亦不可作「全無」解,因為人類本是萬物之靈,既要處事理物,就不能全無欲念,世人面對來境都會以假知用事,濫用機智(走偏智慧),不辨真理(是非、正邪,對不對,該不該做),欲念橫生(生出一大堆欲念,這也要,那也要)邪慾內侵(邪思慾念充滿全身軀),致使到本來清靜的心神變成狂亂(追求終日,無了時)。

老子說:「常有欲以觀其」,教人在有欲時觀並未教人根本無欲,故這「欲」乃是指心之所思,而「無欲」也並不是心全去不心思,而是對「欲」念之生發出來時,有不合理的能思索加以降伏或修正(導正心念)。如滿腦子亂思、邪欲,迷住物慾,和放縱酒色之濫欲等為修道人戒律中三忌「犯法、犯色、犯戒」更是不可有,應轉化為建立三綱五常之正欲,和救世救人之善欲,這就是「私慾淨盡,天理流行」(天理良心自然生發出來)之意思。故「無知」即滅除假聰明,「無欲」則是倒正欲念。

簡表述之:

  

 

            無欲

             無知

修心

方法

妄欲可滅正欲

慾越重情越濁

假知覆蓋良知

識愈多心愈危

狀   態

道德良知消失

妄欲由此生

道暗晦淡無光

假知由此生

道之生滅

修正導正欲妄

滅除淨盡假知

功   用

           

 

 

 

 

 

 

 

2修道人的認知

            1無知德自足,無欲心自靜。要把這些假知去掉,慾念去掉。修道,有一句話說私欲淨盡,天理流

               行,所以修道修心。我們心一直往內、往內求,求自己不求於外,常使民無知無欲,無知德自

             足,無欲心自靜,無求無爭,各安其性命之情,各順其天地之常,所以聖人之治,功名不擾心。

2人人無知無欲,自固門戶,有機巧智者亦搖撼不動而無從施其技倆了,故說「使夫智者不敢為

   也」,對應「不見可欲,使心不亂」意,為聖人治亂之善策。

      3「常使民無知無欲」,這不是老子故意的把人民百姓應當知道的全部矇蔽起來,不讓人民知道,

           因為那是一種愚民的政策,如果老子要存心愚民,在第十章就不會說「明白四達,能無為乎」

           了。

孔子說:「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附件三】∣有很多人聽了都以為孔子打算奴役人民,不可

              讓人民知道太多、藐視人權、主張不平等,因而有人反對孔子這句話。要知道孔子向來

              主張「民本制度」(以民為主)的,可從孔子「誨人不倦」的精神看出;他教導弟子要

              博學多知。

三、無為而治 

1.最高之治世法則本章為救治當時之社會病態,也指出了萬世最高之治世法則。

1社會上形成尚賢、貴貨、可欲之風氣,將導致社會爭鬥盜亂,也是長久以來造成社會不安之主因。

2在現今社會上,世界各國的經濟都極度的不景氣,真正的病因是世人嚴重的犯了尚賢、貴貨、可欲三大

   病所致。

2.人心之澆漓和三綱五常四維八德淪喪崩潰,致異端邪說滿大下,道德規範盡毀,這就是人慾橫流罪惡滿天下

    的現代世界圖樣,那麼置身於此洪流中的人們,有良知者究有幾多人?

3.人如能去除一切偽裝而真心接受聖人治爭、治盜、治亂之跟本教育,自然功名不擾我心,富貴不奪我志,不

    受物轉,而能轉物,這名、貨、慾之外魔不內侵,而爭、盜、亂、之外患自然可以平治了。

4.「為無為,則無不治」這是總結語,因聖人治理下的社會,乃是無為(無須各種法條政令)而治,教育人

    時刻警惕自己,自我壓制約束,就不需多如牛毛的繁索法條,也不需要什麼鐵腕作風,一本無為的原則,

   其無知者(不明事理)也不敢強為(明知故犯),有知者(明事理的人)也不敢妄為,最後那有治理不好

   的。

四、社會現況與道場現狀 

 1.周至東遷以後,君王之無道,致道權分離,而諸侯又沒有治國安民之善策,卻偏要有為造作,而且更因心高氣勝,故不得不以力假仁,嫉賢妒能,挾天子以令諸侯,於是便你詐我慮陰謀百出的爭掠起來了。

2.上下交爭利,爭權奪利和假公濟私之徒輩,隨處竄起,小人在朝,君子在野,形成了假賢者當道,盜賊者公行,人慾橫流,老子目睹這種反常之現態,默察現實之大勢尋找出致亂之病源,這樣全無道紀的社會,越是以有為之治,則社會更將紊亂了。所以老子斷然的下猛藥,以無為之樸治方法來作澈底的根治。

3.爭名位,佔著不放,渡人初發心,說要培育新人,到後來初發心無去了,唯恐賢過前輩者,「尊前」不足,點傳的話不但不聽、阻擋、嗆聲,實為不該,也枉為修道人;「提後」,人家提拔你的親人可以,卻對其他新人才處處阻擋,不與機會。

五、【章義分析】

(一)世間人(修道人)破除名、利、欲三個障道之因,

達內聖外王之功夫,能

無「名」之心(心中無『名』)超凡絕塵,(遠離凡塵);

無「利」之心(心中無『利』)心靈靜寂(心清神靈);

無「欲」之心(心中無『欲』)清靜恬澹(恬淡清淨),心中無一物,靈通無礙。

反之,人若無尊節,一味尚賢上位者必好名於先,下位者必爭名於後最後,上下交爭利;

一味貴貨上位者時刻好利於前,下位者必然爭利於後最後,必臻於盜。加上有

               樣看樣,無樣自己想,

一味尚欲上位者自私其欲於上下位者自私其欲於下,最後,盜劫紛亂。

                                        所以說名、利、欲三個障道根源實為國家社會『治』與『亂』否之最大

                                        原因。

(二)如何破除障道根源?

1.虛其心使心靈靜寂,朗照天下,清明在躬,則不為名利外物等所動,萬境如如合道。【附件四】

2.實其腹先足其食以充內養,充其德,以輔萬物,精氣神皆足,則清靜自守,不役於物-含義

3.弱其志斷絕其競逐貪求之念,去其機智巧詐之謀,則唯道是守,自能斷絕好勇鬥狠。逞強作亂心性

   具仁

4.強其骨即堅固強本,道氣足,氣充於內,於能道德全備,返樸歸真。

5.常使無知無欲使民無求無爭,各安其性命。各順天地之常,合天道之自然。

6.無為,則無不治是重點與結論,此與前章「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相通。「無為」即天道,「有為」即人道,能順乎天道則能處處不言而中,無為而無不為,不執不滯,不著不礙,自在而合誼。

總結歸納:

 源

      

爭 端崇拜(名)

爭 端 

 

 貴貨:瘋狂追逐(利)

    -盜 始

   可欲:沉溺深陷(慾)

 亂源

 

 

不尚賢:使民不爭,虛其心,不好爭名;實其腹,充實德業

不役於物。(合道)

 

 

不貴貨:不必太重視財貨,弱其志,

削弱追求貨利,涵養內德;強其骨

返樸歸真。(含義)

不見可欲:無知:不濫用機智,無欲:淨盡人欲,不妄貪妄為

赤子之心。(具仁)

 

 

 

 

 

 

 

 

 

 

 

六、【旨義解讀

按:王弼注「陳自然不可偏舉」於第二章甚是之外,此章亦老子就前章進而陳自然不可偏舉之論見,顯示聖人知自然不可偏舉,故不偏舉「賢」、「難得之貨」、「可欲」,使萬物歸自然,民心少卻偏舉而「不爭」、「不為盜」、「心不亂」也。

  「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老子之意乃謂使民之心,虛而能容而不爭,使民之腹,充實而無憂,進而使意志能如心一般,虛而能容,不與人爭強,不生事以亂,又因腹實,進而使民骨強體健。

  至於「常使民無知無欲」,此引起多人爭議之句,老子之意乃謂常使民無偏舉狹窄之知、無偏舉私己之欲,進而常使民保有總體之知、普遍公正無私之真、無偏之心。故知王弼守其真之注,可謂善哉!

  「使夫知者不敢為也」,此句爭議之意亦然,可知老子此使民無知無欲之見,實非尋常他人之所論見者,蓋使有偏狹之知者不敢為其偏狹之知,使其保有總體之知而不敢為偏狹之知,以逞偏私之欲,此豈是尋常他人之所能論見哉!

  老子所謂「為無為,則無不治。」乃言使民能為不為偏狹之知、偏私之欲等行為,則民進而保有總體之知,普遍公正無私之真,無偏之心,如此其果,則民自治矣,群眾百姓無不自治而治矣!

  故曰:「老子第三章乃論聖人治民之道,苜言聖人之睿見,次言其治民之原則,再言

其方法,結論其無不治之成果。」

七、【人生啟示】

        社會風氣若不過度崇拜虛偽作做的假賢人,就不會有爭名奪利之行為,對金銀、珠寶物質不過度看重、一窩蜂迷戀奇貨,以致起出了貪念、貪得,也就不會有盜匪、強劫匪徒了。整個社會大環境不沉溺於物慾、色慾中,則人心就不會那麼狂亂、惡化了。

        名、貨、慾確實是爭、盜、亂之最大誘因,而人又那麼容易被誘惑,不外捨本逐末,精神外用,不能見素抱樸所致,故聖人有鑑於此理出五點治民的法則:

1.滌除攀賢慕能之妄想、私欲,達到清靜寡慾。

2.使民物質安飽,充實內德,返樸歸真,提昇生命意義。

3.斷絕聲、色、貨、利、追求之意志及衝動。

4.教育向道之心,道本萬德之元,眾善之歸。

5.不為假知所昧,達到人欲淨盡、天理流行,不敢妄貪妄為。

    老子強調:要順應自然,不強作妄為,處處合天合理,天下自太平矣。

八、【心得分享】

人的慾望是無止境的,可從「知足常樂」的詩可看出了人心

 1.「漢武為帝 欲作仙 石崇巨富 愁無錢

       嫦娥照鏡嫌面醜 彭祖焚香 祝壽高」

 2.「人騎駿馬 我騎驢  馳騁風光  我不如

       回頭且看推車漢  比上不足 下有餘」

   3.盜賊生,貨利誘;重道德,輕財貨;中三毒,挺而險;明暗搶,社會亂;行成風,橫征斂;刮民財,污中飽;唯利圖,不知恥;作犯科,圖僥倖;交征利,品盡毀;沒良知,何世界?孔子曰「義者宜也,尊賢為大」是意也。

故老子教育我們除「三毒」方是自救、救世之良策。

九、結論

本章是治世、救世良方,做人的戒規,每個人都想擁有理想的生活,也有各自奮鬥的目標和不同的人生觀,彼此的願望與欲望也就有了差異,修道人,能看破名利,為挽救世風導正人心而努力;絕大部份人都在名、利、慾、三者之旋渦裡盤旋。

有野心者,追求地位與權勢,即是受了名利的誘惑。

有些人更深信財可通神,也可使鬼推磨,日夜汲汲營營,甘心作錢財的奴隸。

享樂派求享受,浪漫派求愛慾,中了慾的殘毒極深。

在名、利、慾、是三大洪流中,毀滅了多少有為者,也不知製造了多少罪惡;作我們處世戒條,守住不犯,多行功立德,找回良知,莫隨波逐流,時時有所警惕反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樂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