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谷歌三六易 奇摩三六易;image

幼兒園、托嬰中心、安親班歡迎加盟、建設、營造、電纜、網路架設、電腦硬體安裝;

龍華山莊 商標權讓與(3743下列各產品前可冠上  

   龍華山莊建設股份有限公司   龍華山莊網路架設公司  龍華山莊托嬰中心…… ……

           有大魅力、噱頭更亮眼、生意、生機無限!!!

商品/服務名稱:各式建築物之營建代建、工廠建造、各式建築物之營建、

    土木建築工程營建及修繕、營建工程管理、水污染防治工程之施工及修繕、

    庭園景觀工程施工、冷凍設備安裝及修理、電腦硬體安装保養及修理、

    網路線架設、船舶保養及修理、造船、电缆鋪設、防波堤建造·港口建造、

    防水防熱防漏水電工程施工、營建工程管理。

     聯絡手機:0978912386 林先生

〔請加入LINE筆名:道生出版後有新訊息補充勘誤方便聯絡通知

新書發表《再版徵:自行出版總經銷批發》

1.簡易組合命名法精鑰單姓已自行出版:https://betapanel.pixnet.cc/#/edit-article/119780985

簡易組合命名法單姓複姓17年前已絕版〕

2.三合一簡易組合命名法寶典:單姓複姓五…12字姓17字姓公司行號商店〕趕工中《日本名英文名外文名皆可仿照五行皆吉配再翻譯成該國文字名》,〔軟體:二字名三字名四字名…(五六字名自用總格完全吉數吉配〕

壹、招生項目:培訓創業、第二專長【歡迎報名,人人可學】

(一)神機妙算『樂一掌訣』招生:三六易經百卦干支——

(卦、干、支);(卦、干、支);(卦、干、支);(卦、干、支);

1)如何數字化? 264卦如何排入您手掌中

3)如何賦予代號?                          

  周易漢易(八卦)所不能的「三六易」十卦,補上0(虛卦image),5(炁卦image)兩卦〕,詳見「三六易的由來」),學會後,你將是現代「劉伯溫」,宇宙人世間    過去、現在、未來都在你的掌握中。

4學費:5000元台幣

(二)萬年曆掌訣:

自創「四柱生辰八字天干地支就在你「掌上」短時間內點算出。

學費4000元台幣。

                      ※                       (一)(二)合學有大優待:6000元台幣5

                 ※               (一)(二)單獨個別傳授學費萬元台幣

(三)單姓、複姓招生:五…12字姓17字姓,獨創十二格吉配,是全國『唯一』複姓命名法,全面翻新已自行出版   (簡易組合命名法精鑰單姓676頁)。

           學費4000元台幣

(四)公司、行號、商店百業命名總彙:

              獨創十五格吉配,是智慧結晶的大工程,1-120數理吉凶解說。

    學費4000元台幣

    (三)(四)項合學有大優待60005

    (一)、(二)、(三)、(四)四項全學再特優

  以上上課地點:南部:台南市郡安路社區交誼廳。

  徵求上課地點1.中部  2.北部(含桃竹苗);

  報名專線0978912386 林老師

  可預訂位2000元台幣(含在學費中,不退,已集中印講義了)。

                     新書發表  《徵:出版總經銷批發》

1.簡易組合命名法精鑰單姓676頁﹙600台幣單姓複姓五…12字姓 17字姓)、

         三合一:公司行號商店行號商店16格吉配〕趕工中

2.軟體

    1配合國字組字〔二字三字四字組合56字自用),僅繁體字

  2生辰八字四柱五行軟體書起四柱西元、農曆並列萬年曆為準不以立春

  3國字行屬性分列總集僅繁體﹙三項合計600台幣

41:國字組字重新程式設計3國字行屬性分列總集重新整理繁體前)、簡體列後並列

3.前兩項1.2.為一套1200元特價 800

  買五送一6人可集資4000元六本可分給6人﹚

4.生辰八字四柱採西元農曆需換算5~15格吉配

郵政劃撥:31643937

戶    名:林

賜教處0978912386 林老師

本書是一本獨創值得珍藏不可多得的寶典工具書
簡易組合命名法精鑰-複姓(二、三、四、101217字姓 及(單姓、複姓配合軟體皆  

可取單字名、二字名三字名四字名)  全國唯一複姓最齊全最完美之命名書籍)

訂購批發總經銷方式新書發表簡介最後頁中

肆、 三合一簡易組合命名法 單姓複姓(二、三、四、101217字姓)、公司行號商店近期即將推出

        徵出版社

1.單姓、複姓(二、三、四、10111217字姓  單姓複姓公司配合軟體皆可取單字名、二字名三字名四字名)

2.起四柱生辰八字西元農曆繁體簡體字並列萬年曆為準不以立春

3.字名、六字名格式自用,費九牛二虎氣力才得以完成,Excel8號字由A--ij,約2 M,得來不易專業或有需要另行聯絡0978912386林老師

4.全國唯一複姓最齊全最完美之命名書籍

伍、授權說明──採用本書為人取名改名或公司名

1.購買本著作僅能自己使用,不可營利。

2.藉用本著作(單姓、複姓)為人命名圖利,必須經由本人授權

3.初版期間權利金每人2萬元新台幣,再版增為3萬元台幣。

4.工商命名自創特有200吉凶說明及自創16格吉配圖示說明

5.授權附贈:

 1001西元年生辰八字五行屬性軟體.exe

2)及002國字(二、三、四字)組字程式軟體.exe

3003命名使用版字體 繁體、簡體最完整黑白版.docx

陸、特約服務

1)孩子命名改名800元、1000元、120016002000

2)公司行號商店命名(主管、董事長、董事、公司大門方位)    2000元、2400元、

3600

郵政劃撥:31643937

戶    名:林

電    洽:0978912386 林老師

新書發表網址簡易組合命名法單姓複姓15年前已絕版〕

簡易組合命名法精鑰一單姓676https://betapanel.pixnet.cc/#/edit-article/119780985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易學大師易翁先生對本著作評語

(上述書封底之電話更正為 0978912386林老師

image

image

 

 

 

 

 

 

 

 

 

 

 

 

 

 

 

 

 

 

 

         

 自 序 ………………………………………………………………3

 壹、著作者簡介

  一、作者 二、學歷 三、經歷 四、重要發明與著作…………8

 目錄…………………………………………………………………11

 貳、單姓姓氏之五行判定…………………………………………13

 參、單姓姓氏之五行、筆劃、頁數索引…………………………15

 肆、五行干支代號…………………………………………………19

 伍、西元年月日時之生辰八字「起四柱」方法?…………… 20

 陸、西元百年﹃十二節氣﹄一覽表─……………………………24

 西元簡易生辰八字﹃起四柱﹄數字化表─…………………36

 捌、農曆年月日時之生辰八字「起四柱」方法?………………45

 農曆百年﹃十二節氣﹄一覽表─……………………………49

 拾、農曆簡易生辰八字﹃起四柱﹄數字化表─…………………61

  拾壹、十五格吉配之格式(單名)……………………………70 

 拾貳、十五格吉配之格式(複名)……………………………71 

拾參、簡易組合式命名使用說明…………………………………72

拾肆、簡易組合命名法實例………………………………………72

、國字標準字體筆劃認定原則 …………………………… 75

拾陸、體字筆劃容易算錯之部首……………………………76

拾柒、繁體字筆劃容易數錯之國字………………………………77

、筆劃數之五行屬性及五行生剋之關係……………………79

玖、國字讀音五行納音屬性及根據……………………………82

貳拾、姓名國字筆劃數屬陰陽及陰陽配吉凶表…………………83

貳壹、姓名之五行吉配表…………………………………………84

貳貳、八十一數吉凶一覽表………………………………………85

貳參、八十一劃數理吉凶解說……………………………………86

貳肆、姓名五行陰陽十四格吉配格式全錄  ……………………109 

貳伍、國字五行屬性分列總集繁體簡體)………………605

 

 

 

 

                

           簡易組合命名法單姓複姓17年前已絕版

  

 

 

 

 

 

 

 

6.著作前曾請教易經大師--  黎凱旋先生–易翁,恭請指點:

    易重時義,即 『筆劃數要跟時代走』。也對拙著

    肯定評語:

   可能是‎顯示的文字是「‎着风 四 星 A 华大國 國 禮 裡致 张 统 著 錢著軒 軒 謝 份 سر 날 承 啊 須特 點 套 논션 次 内 هد 精 Vì Z 承 壽 お。 惠 上 لرا 命 ن 法 逆 65니 是傷 دل く佳 佳護 西 描 我 。 فِ لد 홀 ች 碰 易 翁 先 あの 生‎」‎的圖像

    

三、道德經進修: 

 (一)以下是七八年前樣本,現已各章節全面加以引證各種經典(五教)聖人仙佛言行,本道德經書籍之精華以及所有

       網路精粹,期待各先進、前輩者給予指正不吝指教 

(二)免費上課,共同學習、探討、研究、成長、充實內德修持,並發揚中華孔孟聖道儒家文化為主旨。

(三)歡迎各界人士參與,道德經書可自備。(版本不拘)。  

(四)上課方式:配合PowerPoint

(五)上課地點:暫定南部在台南市郡安路社區交誼廳 

(六)另徵求上課地點:1.中部     2.北部(含桃竹苗)   3.東部:台東、花蓮、宜蘭。 

(七)國外:1.先邀集10~20位以上,優先排定上課。    2.提供上課地點、備投影機。  

(八)報名專線Taiwan手機0978912386 林老師 

 

【道德經-條列式樣章】

體用章第二   【也參考30多本道德經網路精華,另引證經典聖佛嘉言 

【主旨】   

      大道之妙,不無不有,不色不空,物物全彰,人人本具,乃天地未始之大象。乾坤未立之祖根也。不屬思求,非從言會。

學道之人,  果能離分別,絕名相,歸道德於身,以無為而應物。不起美惡之想,不生有無之見,不設難易之謀,不有長短之爭,

不行高下相傾之事,不作音聲逆順之為。或治國,或齊家,或修身,絕無支離纏繞之弊,除卻牽強慠忤之心,此等所為,則萬有

實理,未嘗不空,萬事之幻境,未嘗不真也。到此天地,雖不以道訛自居自有,道德之功力,終身不去矣,此章是太上伐妄真之

旨。教天下之人,觀微而入妙之義。 

【章名由來】

   前章把道德之定義分成三段,老子繼之又說體用之關係。天下不論什麼事物,都有它的本體在,其所生發之作用,才是

之發展。事和物若失掉本體或有本體而不知執守,想在既發之作用上用其心時,就像無根之木和斷源之水一樣,雖有一

時的繁榮和滿意(無缺水的煩惱),也只是暫時的枝葉茂榮而已。而道德問題也是這樣,「道」既然是德之本體,就須時時

率依此本體(本性)來生發「德」的作用,因此,老子才再次直說體用不可離之重要性,能明白這個道理,才能落實天經地

義之真道德,統四端兼萬善,而天下一切矛盾自然調和統一了。

  本章亦可分三段:第一段舉例、述說有「用」無「體」之害。第二段以天下六項事理作證,以彰顯體用不可離之關係。第

三段講聖人體用兼該之行事方法。就因為能夠不失本體,才能「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這就是體用之概意。

【本文】

壹、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貳、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聲音相和,前後相隨。

參、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析論一】

壹、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一、有用無體之害

 (一)本性是萬德之元

    1.真善與真美-德的化名

(1)美是順情合理,亦可作美好、共好的,秀麗的,娟好的,絕對美的。

   善是與人(給與)以益,亦可作良善、善良的,好人的,絕對善良的。

(2)這美與善乃人生行為中的極品(不可多得的),一位聖人的成就,就是走完了他人生所應作的真美與真善;反之,一個

     壞人的墮落與胡為,便是他人生所作所為有極大的殘缺,因此美與善二者,實際上即是「德」的化名(代名詞),然必

     由本體中自然生發出來的才有珍貴和價值。

(3)什麼是美善的本體?∣本性(良知、良能),也就是道體,又是萬德之元,是自然的,聖潔的,如此才是真美真善。

2.偽善與偽美

(1)一件事情的過程如果不是由本性中自然流露出來的,就是不美與不善,一定是經過造作、偽作或勉強做作,就毫無純

     潔、聖潔可言了,表面上或在事相看來,也做得真美真善,感覺上也並無什麼差別。

(2)有一位醫生,他的職責是為病人解除病苦,他也很想成為一位有名的醫師,但是他的出發點並不是由本體良心上產生,

    乃着眼在以賺錢為目的的劣思想上,純粹是為營求私利,不必剖腹生產的卻剖腹;眼睛不必開刀卻以開刀手術較有錢

    賺,不必洗腎的卻非洗腎不可,君不見最近市面上,到處林立「洗腎」招牌,因為較長期有利賺,洗到死為止,痛苦是

    別人的事。甚至有機會還要利用病人之心理缺點,不惜向病人敲詐一下,但他的外表看起來儼然是大名醫的樣子,像這

    樣偽裝濟世救人的醫師,社會上可說是大有人在,請問這些人的行為真算得美行、有醫德嗎?

(3)有一位慈善家,他知道慈悲行善是一件好事,但是他的動機並不是由自性中產生,濟困扶危之心有一點,乃是為博得美

    名假借慈善以求名,表面雖是為人人,而動機卻是為著自己,這種以「善之為善」之偽善行為,還能算是真善嗎?

(二)壞樸的主因

1.修道人常守純真之道

(1)在偽善者表面上的「美之為美」和「善之為善」之內在心理,所作所為本是自私自利,當假面具被揭開時,不但不美更

    是不善,不只沽名釣譽,簡直就是「菩薩面」「魔鬼心」,偽裝後面,不知窩藏著多少醜行和敗德,這種「偽美」和

   「偽善」的人,壞「樸」(破壞淳樸)的主因,就出在他們身上。

(2)因此,把這種偽美偽善者指明歷歷,也說得很清楚:「天下人都知道美是好的才會去做,出發心並不是出自於本性良心

    自然的、而沒有目的的,最後難免變質成惡了」。下面又接著說:

   「天下人都知道善是好的才去做,初發心也不是出自於本性良知自自然然的,結果也走偏向不善了」。

    我們深入想一想,「美」與「善」原本是一件美好的事,今天反倒成了「美事不足,不善事有餘」原因就出在「皆知」

    和「為」才導致的結果。

(3)「使民無知(看淡)」「美與善」為好名相(最大誘因),率性而為,人人(修道人)不在名相上作太大或過度的追

    求,其道德行為上必然是淳樸無華,「『我無欲』(在上位的領導者看淡作標竿)『而民自樸』(人民百姓、道親、同

    修自然而然樸實了)」。

  2.沒有本體(純真)的美與善,很容易變成「惡」與「不善」。

(1)就因為「皆知」美與善是好名相,不但麻痺了自己,又過度機巧外用(不折手段),內未充實,外求光彩的人,德性便是

     暗淡無光了。

(2)「為」是因「皆知」而強著做作,沒出自本性自然,只求讓人知道,唯恐人不知,表面上做盡了人間善行好事,其內心有

     的更是卑鄙、無恥、自私,只是空殼,沒有實質的美與善,罪大「惡」極與其「不善」也有昭然若揭的一天。

(3)因此真正的「美」之與「善」,不是有意的去「作為」,如能自性光明不昧,無為而自生無盡的美與善,才能水遠流長,

     由此看穿世人的假面目、偽美、偽善。光明真美真善的本體才能發揚真美真善,這本體就是「妙」道所在了。

(4)「天雖美,而不能長久;地雖美,而不能長在;人雖美,而不能長生;僅知美,而不知真美者,是不美也。」

-天雖美,總有風雨陰晴冷暖,「美」不能長久;地雖美,人類破壞大自然,發展毀滅性武器,或其他星球撞地球或有毀

滅的一天,也難保長在;人雖有家庭和樂之美,難免愛別離苦,好夫妻也難常相廝守,孝兒順女也難永遠團聚,他日埋荒

郊,兩代後沒人理,美在那裡?故百年者少,二百歲者稀,也不能長生。

     (5)天有春夏秋冬,雨露滋養,萬物均霑之善;地也有生育萬物之善;聖人亦有濟世化人之善,天地聖人之善,均非「皆知

         善之為善」,乃率性自然而為之善德。修道者,逐末忘本∣即悖道;執妄迷真一即悖德,還自以為在修道,「斯不善

         已」。能「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方是真善真美。

(三)美醜善惡對人類的影響 

  1.萬物命了「名」之後,人類對一些事物的認知觀念也產生對立關係,美與醜的判斷,是事物外表的感受意願認知的追求。

         在舊石器時代樹葉遮身的人類,尚無審「美醜、善惡」的觀念,天地萬物有了名稱,便有「美醜、善惡」追求的觀念,

    與其說是時帶的進步,有了美便有醜,有了善便有惡,因「美、善」導致有相對立的「醜、惡」,在老子的觀念裡,並不是說

    自然界的事物根本不存在美醜與善惡,是要我們看淡,不要過度追求,事物的美醜與善惡何罪之有?「美醜與善惡」是他們所

    願意的嗎?那是人類享用之餘的價值判斷問題。

2.事實上,所有有生命的動物都有其不同的美醜與善惡觀念,兔子怕狐狸,老鼠見到貓為什麼會逃跑?野鹿懼虎獅豹,狐狸、

  貓、虎獅豹在兎、鼠、野鹿的眼中,是醜惡(威脅到生命)和不善(會吃牠們)的動物;相對的,在狐狸、貓、虎獅豹的眼

  裡,則兔子、鼠、野鹿是美好(是牠們食物的來源)、是善良的東西。鮮嫩的草、榖粒、肥美的樹葉也是兔子、老鼠的、野鹿

  眼裡屬於美善的東西;但這些東西對狐狸、貓、虎獅豹眼裡,則是醜、是惡是不喜歡吃的。

3.地球上的所有動物之生存本能有其共同性,如對空氣、陽光、水的需求都相同,沒有這些是活不了的。可是面對大自然的風雨雷

  電、大洪水、土石流、山崩地裂、酷暑嚴寒、戰爭的殘酷、火山爆發、海嘯、大地震、飛沙走石、沙塵爆等,人類所表現出來的

  是驚慌失措、人類本能上還有不如動物,如幾年前的南亞大海嘯,發生前有很多動物如大象早已預知逃到高山上;又當春風吹拂

  大地,豔陽高照,雨水充沛.風調雨順的日子,人們置身於風光秀麗的高山上,景色宜人的湖水畔,皎潔明月、悠悠白雲之間,

  人類展現生機勃勃、心曠神怡的姿態:但當秋風肅殺、狂風雷雨不斷的秋日,如果不幸置身於其間,生命無價或倖免於災難者,

  恐懼、悲哀、沮喪之遭遇,萬物亦難以承受。生命的消失在瞬間,真是無語問蒼天?人類對於大自然的殘害「美醜善惡」徒呼嚇

  嚇?人定勝天嗎?

(四)美、惡、善與不善之實相-

 

1.主觀理念 

 

(1)因為人們執意去分別「外觀」的「順心之感」,所以,就會產生了對於,外觀事物的厭惡之心。

 

 因為人們計較定義所謂的,主觀理念或價值標準,所以,就易陷入了對於,判斷事物其優劣的分別心。

 

 依循著,陰陽之理,皆知,萬物的不同,都有自其作用之處,但,因為「人心」的分別,就無法觀察到,人事物的真正

 

本質現象,就像,鏡子,被許許多多的灰塵撲面掩蓋,鏡子無法照映,失去澄澈光明,人的智慧如鏡,也就被受蒙蔽,

 

有煩惱,不快樂。

 

(2)世界上的人都知道「皆知美」和「皆知善」就是昧內向外、尚文、棄樸之開始,人心就顯得浮華淺薄了,「皆知」以後

 

     再去「為美」「為善」,就有點矯揉造作了。

 

(3)人們喜歡「有」錢,討厭「無」錢,痛苦就產生了。

 

也有人討厭「有」錢,成天怕錢變少消失,錢帶來不快樂,何喜之有。

 

也有人喜歡「無」錢,因為生活節度適當,錢若多事也多,何樂之有。

 

(4)「有」與「無」,是陰陽的現象,錢的有無,是錢的作用,明白其中,就能看清。

 

 2.價值標準 

 

人們喜歡「長」,因為「短」很醜也很無奈,讚賞,個子高長,身形細長,四肢修長,鄙視個子短小,身形寬短,四肢粗

 

短,因為有了「長」與「短」的分別心,只看到「長」的好,只看到「短」的壞。

 

   看不見事物的本質,也不明白他的作用,只徒有煩惱和痛苦,怨天尤人自暴自棄。

 

   長,有他的作用,短,有他的作用,長的作用,是受限於「世人美觀價值」的標準。

 

   短的作用,是發揮於「世人實用操作」的時機。

 

大姆指雖短於四指,卻孔武有力。

 

矮短型人不甚美觀,卻短小靈活。

 

螺絲鋼索雖然細短,卻能建築起萬丈高樓及吊起長大型器具。

 

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高下相傾、長短相形、音聲相合、前後相隨。」

 

因為聖人明白了萬物皆有其作用,所以,知道了萬物的相對優劣興敗,因此能在,因時因地因人之間,細膩的妙用「作用」

 

來達成世人的需求,但也不受「作用」左右,既不去執著,也不去貪執。

 

   「生而不有,為而不恃。」

【析論二】

貳、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聲音相和,前後相隨。

二、「道」是宇宙的本源,超越時空、萬物而存在。

(一)只有道是絕對的,所以沒有美、醜、善、惡之分。

(1)「道」是宇宙的本源∣超越時空、萬物而存在,只有道是絕對的,所以沒有美、醜、善、惡之

         分。也就是說「道」是「至真」、「至善」、「至美」的;

(2)由於世人自私自利、機詐巧智,將淳樸的道體體用相生的真理剖解,產生各種對待的概念;

     有「美醜」「善惡」,人們就爭「美」好的、強「善」的,討厭、拋「醜」、棄「惡」不好的;

     如此一來,整個世界社會從此不再有安寧的一天。

(3)世間的人與動植物受到陰陽變化,氣數的流行,故不可能常盛不衰、永不壞死,如:花瓶中的鮮

       花,鮮豔美麗,無根便無法常開,修道人不知「道根」何在?難成其德?德「美」不成,「斯惡

       矣」,傷身害體,終將受法律、陰律制裁,值得吾人戒慎警惕。

(4)世間的一切都是相對立而互補的:(一)陰陽-相生相剋.(二)變化-相輔相成、相互資生,

                                                  (三)事件-相激相隨、相互制約。

(二)陰陽-相生相剋

  

1.陰陽是古人用以區分「天、地、人、事、物」本質的符號及稱呼。 

 

古聖賢之人,仰觀於天,俯察於地,彌綸萬物的自然現象,是故,「天尊地卑,乾坤定

 

矣」、「卑高以陳,貴賤位矣」、「動靜有常,剛柔斷矣」、「方以類聚,物以群分,吉

 

凶生矣」。

一切的現象,有正有反,相生相應,各有所用,號以別名:尊與卑、貴與賤、動與靜、剛與

柔、聚與分、吉與凶、正與負、有與無、1與0,則皆托名為「陽」與「陰」,一切就是這 

 麼自然。

2.陰陽之道有三-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

(1)陰道-坎水、坤地、女濁、靜、暗月、黑暗、憂傷、陰柔、寒冷等屬陰性。

(2)陽道-離火、乾天、男清、動、明日、光明、快樂、陽剛、炎熱等屬陽性。

(3)陰陽道-陰道與陽道的中間物、混合物、包含物、排斥物。陰陽道有亦陰亦陽、非陰非陽、半陰

         半陽、假陰假陽、陰中有陽等情況。即「三六易經」中的中陰儀「0」(      虛卦)、中陽

       儀「5」(     炁卦)。(周易、漢易沒有此兩卦)

3.陰陽之理 

  

(1)明白萬物的生長,而不加以主觀偏頗萬物的有無變化,明白萬物的變化,而不加以算計數稱萬物

       的特定標準。就是明白萬物具有「陰陽之理」的現象,自然就能夠參透「自然」,智慧自然無所障礙。

(2)四季當中,春夏二季日光漸長,因而陽氣漸增,並且帶動陰氣漸長,「陽化氣,陰成形」,陽氣

        就好比是能量,陰氣就好比是物質,當陽氣漸增即為能量發散化氣,萬物(陰物)得到能量供

       給,便具備了生長的能力而逐漸成形,這是「陽生陰長」的道理;

                  到了秋冬二季日光漸短,陽氣漸衰,能量收藏,萬物(陰物)得不到能量供給,就會漸漸凋零枯

                 萎,這是「陽殺陰藏」的道理。

(3)一年四季的「陽生陰長,陽殺陰藏」道理,同樣地也對應到吾人在一天中的晝夜作息,日出為陽

         生,人隨之而作,人之素體隨之陰長,日落為陽殺,人隨之而息,素體隨之陰藏,假如一個人在

        日落之後身體的能量不能同步「藏」之,就會夜不能眠,自然無法充分地養精蓄銳,待隔日陽升

        之際,身體卻不能隨之同步陰長,日子一久就會出現問題。

4.從以上「陽生陰長,陽殺陰藏」的陰陽變化中,可以認識到兩層道理:

(1)陽是能量的釋放態,陰是能量的收藏態,陰與陽看似有二,實則同指於一,陰和陽都是對陽氣開

         闔狀態的描述,陽是指陽氣的開放態,陰是指陽氣的收闔態,陽氣一開一闔,一年就有暑寒變

        化,一日就有晝夜之分,萬物才能隨之作息有序、生生不息,

(2)陰陽二氣變化的步調若能協同,萬物的生長收藏以及人的作息就能井然有序;當陰陽二氣失序而

         出現對立時,萬物的生長收藏以及人的作息就會出現錯亂,例如熬夜,就是讓陰陽二氣失序的行

         為。因此,我們要提出預防醫學的第一個觀念,那就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內經.素

         問.四氣調神大論篇》:「故陰陽四時者,萬物之終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則災害生,從之則

        苛疾不起。」就是在講這層道理。

       一年之中的暑寒變化,就是陽氣升降的實相,前述之生長收藏,所指的也是一年四季陽氣升降的

  實相: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其中的春和夏是陽氣的釋放階段,秋和冬是陽氣的收藏階段。

(三)事物變化--相輔相成、相互資生,相激相隨。

1.「有無(无)相生」 -

 (1)宇宙萬事萬物都是由「無」生「有」,再由「有」回返「無」,因「萬有」未形成之前都是

       「無」,這「無」因是「有」的本體,所以才說「有無相生」。

2)現象世界與人間世界有兩個明顯的共同性:

對立的兩極,相生相成,相互交替,產生複雜的動態。是以現象界中的一切都是相對、相

以成的。

 

<1>「人間世」最基本的對立是「欲界」和「人道」的二元對立。我們因為處身於「欲界」而有

       「欲」的問題,又因為受生於「人道」而有「可欲」的問題,因為「欲」而有審「美」與

      「不美」的問題,因為「可欲」而有「善」與「不善」的問題,因二元的對立,延伸出更多又

       複雜的二元對立出來。

 

<2>「欲」與「美」的問題,在佛家「十二因緣法」中屬於「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

           緣有」的過程。

 

     「有」本來是「無」,只因「欲」與「美」的愛取,而生出了「有」來。

 

就像一個男生見到一位女孩子而心生歡喜,進而產生愛意展開了追求;之後,共譜一

 

段戀曲而走進了結婚的禮堂,誓言彼此為今生今世的伴侶。一段婚姻、一個小家庭因

 

此而產「生」。這是從無到有。

 

然而,一旦「有」了,就會經歷「生、住、異、滅」、「成、住、壞、空」、「生老

 

病死」的過程,從「有」再度復歸於「無」。

 

就如一對夫妻有因生離、死別而終需分手;各自進入下一個鰥、寡、孤、獨的階段或

 

再進入輪迴的人生。

 

如此,本無而思有,本有而歸無,循環相生;所以說是「有無相生」。

(3)這「無」「有」是相對概念,即是「真無」-「無,名天地之始」和「有」-「有,名萬物之母」

       ,前者為道之體,後者為道之用,「相生」相對而生;

1一切有形、有相的東西,都是由本來「無」中生出「有」來的,歷經壞、滅,最後還是歸於

      無」,因萬有之本體是無,而最後歸宿亦都是無--如一棟房子,最多保持一百年就破舊翻修,

     一張桌子百年後就壞了、淘汰丟掉了,一件衣服最多也穿十來年?一個茶杯不過用幾年也會舊、

     會壞、會換新;汽車未製造之前是「無」,製造出來是「有」一、二十年後,汰舊回收或其間

    發生車禍撞擊解體,提早變成「無」。大禹能看透「有無相生」之真理故說「死曰歸」。

2世人(修道人)如明此道理,能善保本體(色身),不患得患失、不妄動(色身)了。

        世上的萬物雖然不能永遠的有(存在)或永遠的無(消滅),保養本體,自會相生、壽生不息。

3後世的作家、藝術家,他們透過「有聲」、「有色」的藝術,而進入「無聲」、「無色」的深層

       、至美的境界。

2.「難易相成」- 

1)從「無」到「有」,因想「擁有」便有「取」的動作。因而產生「競逐」、「競爭」;又因

 

          為有「難取」、「易取」之分。

 

又取決於本身的優勢與劣勢、長處與短處的。決定是優、是劣則要看當時的人、事、時、地、

 

物種種條件的組合。

 

譬如:要較力-身材高大、魁武就是一種優勢;小空間的挪動游移,短小精幹也是優勢,  

           高大、魁武反成了英雄無用武之地。

 

難與易是看你所擁有的條件和當時的處境來決定的,所以說「難易相成」。

(2)難-心思不及,人力無法達,天時人事背亂乖違,不能成就;

易-沒有造作,不用心機,自然而然,無為而為。

 難和易只是一念之差,遇事有決心、毅力,能謹慎,敏捷,雖有困難,將易於成事,所以說

 『「難」「易」「相」互而「成」』。

(3)「相成」,相互成就。一般而言,真正「難」作的事大部分都是大事,容「易」的事往往都是

       些小事,也就是說累積眾多「小事」而後才有成功的「大事」。小事若不足不美,大事也就難

       得圓滿和成功,故這「易」便是藏身於「難」中∣即易為難之本體。例-

(1)治國、平天下是大事,也要由正心修身、齊家的小事做起;修道人想成佛作仙是大事,必先

        由廣度眾生做起;六十三章云:「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

          事,必作於細。  【附件四】

(2)正心修身、言行檢點,這雖是易事,但易事卻是成就難事之根本,一切大事都在小事中積聚

       培養的。

(3)大學云:「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身能修得好,就可生發智慧與力量,

       故易是難之始,難又是易之終,易是難的本體,有本體才能相成,相成者就是互相成就。

  (4)自古聖哲皆體現於日常生活行為上,「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仁上仁)」。「天下無難

         事,只怕有心人」,「有志竟成」語非假,「鐵杵磨成繡花針」,「戰戰競競,如臨深淵,

        如履薄冰」,再大的難事也變成易。如果只停留在「知而不行」,則「反掌折技」,亦無成功

        可能,所以「『難易』要『相成』」也完全決定於人的一心。

3.「長短相形」-

(1)道家「煉氣」術語。即內氣沿任督運氣。長短相形:即出入呼吸,任督往來,前行短,後行長

       之謂也。

2)天下之事,有長必有短,凡是長的東西,都是由短的集成的;有短必有長,短的是長的份子。

 

          長的是短的總體,故說「長短相形」。

 

<1>譬如:人以人為長,而我有長于人者,則我為長,而人短矣;

 

我以我為長,而人有長于我者,則人為長,而我又短矣。

 

相與比並,眼見之長短,無所不見矣。修道之人,果能明長短之理,不起是非人我之

;不生太過與不及之念,何有長短之分,長短之事。

 

<2>萬里長城蜿蜒五千里,乃是用一磚一石由山下搬運上山所砌成的。

 

<3>橫貫歐亞幾萬里長的西伯利亞鐵路,也是由一釘一木鋪設修成的。

古諺:「滴水能成渠,積石也能成山。」,短可比喻小善,長則是大德也,故欲成就「大

        德」,乃積眾小善而成,而雖是一件芝麻小善,往往卻(也)是成聖的關鍵,凡事要着眼於

長處,而下手(功夫)在短(近)處,因短處如能成功,累積眾短功就是長的開始,所以說短是

 長的本體,長因短而形成,也才能「相形」∣互相形成之意。

4.「高下相傾」-

1)因為「長短相形」,所以就有了「高下」之別。條件夠、優勢足,處於上風,就叫做「高」; 條件不

         夠,屈於劣勢,就叫做「下」;因為是「勢」的角力,所以說是「高下相傾」。

2)六十四章:「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高以下為基礎,基礎若不固,不足以

        成其高。大道在低處,須向低處求,修道人須謙下不爭,處卑居後,始能近道矣。倘摃高我慢,好高騖

        遠,無異背道而行,離道日遠,即是「高下相傾」的道理。

<1>登山不論爬得多高,都是由山腳下一步一步爬上來的;一座七級浮屠的建立,也是由一寸

      一尺建起的。

由此可知:「下」是「高」的本體,「高」脫離不了「下」,所以說「高下相傾」。

<2>公務機關的人事升遷,「高」位便是人人所希望的,正如「人上人」,聲高位大,雄視四

      方,但這「高」的基礎建立在「下」的功夫上,假若一個人不能低心求教,基礎不穩,雖一時高

      起來,這也有倒踏的可能。

樓房越高,基礎工程當越堅固;一棵大樹越高壯,其根本必當越深,亦即:大道在

低處,須向低處求。是以「下」是「高」的本體,本體堅固才可以與高「相傾」∣互相傾

就之意。

<3>故事: 

5.「聲音相和」-

(1)當這個角力發生在兩方人馬間的競逐時,兩方人馬各自鼓動、加油、吆喝之聲此起彼落,叫

        做「音聲相和」。

(2)天地之間,凡物無不有聲,無不有音。聲是大聲,音是細音,齒有齒音,鼻有鼻音,音為聲之本,

       集多音才能成聲,故曰「聲音相和」∣結合、柔和在一起。

  3水激流有聲而音和,空谷發音而有回聲,集眾音和合成美妙音樂,歌聲嘹亮而音繞樑,此即

       「音聲相和」的道理。

4音是聲的本體,無音絕不能成聲;二者如用在人事上∣聲代表聲譽,音就是決定聲譽的人格

     了。 因人格之良銹,即聲譽之好壞,沒有優秀的人格,就不會得有好的聲譽,所以人格就是聲譽

    的本體了。

5有志於道的人,誰都想有好的聲譽?都願意被人尊為道高德重、德高望重,這是修道人的共同

       心理,然如只注重聲譽,而忽略了人格修養時,便不會有好聲譽可言。

6古之聖賢,名留千古,能有良好的聲譽,就當先有好的人格,因音是聲的本體,大聲絕不能離

       開細音,所以才說「聲音相和」。

6.「前後相隨」-互相隨從之意。

(1)角力結果出來了,勝的一方,帶著贏來的戰利品,揚長而去;敗的一方,空著雙手,喪氣而歸。勝也

         好、敗也好,都是「前後相隨」的。

 

2)有前必有後,有後必有前,無前不足以顯後,無後不足以彰前,所以前後必然相隨。例如後人有樹蔭

         乘涼,必得有前人先種樹;積德於前,必獲福於後;含淚的播種,必有歡笑的收獲,此即「前後相隨」

       的道理。

(3)「前」與「後」,人人都搶在「前」而不願落人「後」,形成了爭先恐後。而二者乃是相對法,沒有

        前怎顯後,沒有後怎知有前,故言「前後相隨」。

(4)二者雖是相隨,但「後」卻是「前」的本體,因為這「前」是由「後」而來的,

<1>前線戰爭的勝利,必賴於後備的充足,

<2>駱駝在沙漠中的運貨,有後勁才能致遠,同理,有志於道的人,如果到了順達的地步,或是到

     了居 於人前的上位,亦必須身在「前」而心應當時時在「後」,位愈高而心愈謙,功愈大而氣愈收斂,

     不爭不貪,不驕不恃,惟有後者始能前,此中確有個高深的哲理在,惟明達的人才能看破,惟大材的人

    才能實踐做得到,老子所說的「後其身而身先」者就是這個道理。

5)故「有無、難易、長短、高下、音聲、前後」是老子用來強調、說明這個現象世界的二元對立特性的,

       才能和「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相銜接;「故」字,才能夠產生連結

       作用。

(四)真理使矛盾化成統一,對立變成調和--

1.這「有無」、「難易」、「長短」、「高下」、「聲音」、「前後」,這些顯著的矛盾現象,都是由比較中

    產生,因此永遠是相對立的。但世人卻迷昧又競趨「爭」有、「避」難、「要」長、「站」 高、「糜」聲、

 「喜」前,而惡於「形」無、「疏」易、「強」短、「卑」下、「警」音、「恐」 後,因而產生了激烈、嚴重、

    不擇手段的競爭心和自私心,進而更機巧詐術百出,導致淳樸之本來面目難得一見了。

 

2.老子看到這裏,認為這矛盾現象乃是產生貪妄及自私的根苗,所以便從萬有之矛盾現象中,摘取要者之六對,

   剖開它的真理而使矛盾化成統一,經「相生」「相成」「相形」「相傾」「相和」「相隨」之幾個字,遂將對

   立變成調和,並使成為體用不分的關係而把一切矛盾打消,人能明白此理,自然就不會盲目妄取妄為了。

(五)人能「返樸歸真」、「與道同體」,才能不入「對待」,不生「因果」,也才無「輪迴」-

1.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在「相反對立」(並非互相排斥)中形成,而是相互並生,也就是說一方所以能成

   立,正是因為有對方的存在,且又互相涵蓋著對方;例如:

(1)有陰必有陽,有動必有靜,有利必有害,有得必有失,有強必有弱,有剛必有柔,莫不對立並生。

      不僅 對立並生,而且相反相成,例如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禍福相倚,利害相存,得失

     相根,治  亂相伏,盛衰相媒,存亡相胎,為之於此,必成之於彼,種之於此,必生之於彼,正反相

     對,循環相因。不僅如此,任何事物發展至某一極限,都會朝相反方向轉化,即正面轉為反面,反

     面變成正面。

2陰極陽生,動極思靜,盛極必衰,物極必反,苦盡甘來,否極泰來。又如月之將缺,必定是己達到最大滿盈;

   花之將謝,必定是己達到盛開;己達到最熾熱明亮極限之燈泡鎢絲,接著就是滅壞;天之將明亮,必定是夜

    晚即將結束;瓜果蒂會掉落,必定是瓜果已近成熟;水流沖灌,必定是溝渠已築成。一切事物就在反覆交變

   中,不停地對立轉化,強轉弱,弱轉強,禍轉為福,福轉為禍,勝轉為敗,敗轉為勝。

2.世人大多看見事物之表層,而不能透視相反的一面,只知用正(單向思考),不知用反面思考,有時也

  會得到同樣效果,老子提出事物相對的道理,就是要我們也可從反面來思考事物,並居於相反的地位,

「守反」以「行反」,善用其「反」,則「正」自在其中矣。例如老子教人要處卑,處下,處眾人之所

  惡;守雌、守辱、守眾人之所不欲,貴後、貴曲,貴眾人之所不取;尚柔、尚虛、尚眾人之所不為,即

  居天下之反,以反為用,以退為進,而其效果則更勝於用正。例如--

(1)「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八章)

(2)「江海所以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六十六章),此即處卑、處下之利也。

(3)「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為天下谷,常德乃足,復歸於樸。」(廿八章),

(4)「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谿。為天下谿,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廿八章),此即守雌,守

       辱之利也。又

(5)「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七章)、

(6)「曲則全」(廿二章),此即貴後,貴曲之利也。又

(7)「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四十三章),

(8)「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七十六章)、

(9)「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其無以易之」(七十八章),此尚柔之利也。又

(10)「大盈若沖,其用不窮」(四十五章),大道以虛為體,而惡盈滿,滿招損,謙受益,故謙虛乃

          載福之道,此尚虛之利也。

3.世界上的事物,都是「樸散為器」之後所產生的名相,不僅相對,又互為因果,而且有了因果,自然就有生

   滅現象。道體具有絕對性及恆常性,既不生對待,也無因果,更是沒有生滅的問題。因此,人只有能「返樸

    歸真」、「與道同體」,才能不入「對待」,不生「因果」,也才無「輪迴」。

4.這段話的文義並不難理解,但它與上下文的承接關係卻頗值揣摩。

  聯繫上下文的承接關係並綜合道論的整體思想看,老子羅列這"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的目

  的是為了緊承上章的"名可名,非常名"之說,借""的基本特徵來說明有名存在的存在方式某種缺陷,以便借

   此而提出一套更符合於道的存在範式。老子覺得:美之所""(依賴、仗恃)為"",並非其有本質之美,

  ""之所"""不善",並非其有本善之根。

5.反而相成,遞相嬗變而不獨立自足,顯示了有名存在生存基礎的自相矛盾性,以及不足以長存的遷延不居性,

   理想的存在方式應該對此有所超越。老子的思路是:既然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

  ,前後相隨……那麼,理想的取名方式就不應只有不無,只難不易,只長不短,只高不下,只發音不發聲,只

   處前不處後……或相反,而應是不有不無又能有能無,不難不易又能難能易,不長不短 又能長能短,不高不下又

   能高能下,不發音不發聲又能發音能發聲,不處前不處後又能處前能處後……這不有不無不難不易不長不短……

   就是下文提出的無為;這不有不無又能有能無,不難不易又能難能易,不長不短又能長能短……就是道論

    所崇尚的無為而無不為。這一段話是老子得以導出道論的一系列主張的前提。  

 【析論三】

參、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

      居,是以不去。

 三、聖人藉六項理證,體用相生來反映這些正確行事方法。

1.聖人-具有某種理想人格形態的人即「聖人」。不同的思想流派推崇不同的理想人格,因而不同的流

   派有不同的"聖人"。

 

老子所說的「聖人」是指以「玄德」為趨求而行于「大道」的人,通常是指具有這種理想人格

 

形態的組織管理者,或人群社會的統治、領導者。

2.「是以」乃是承上∣對應「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聲音相和,前後相隨。」

啟下∣以「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

而不恃」、「功成而弗居」,聖人藉六項理證,體用相生來反映這些正確行事方法。

(一)「處無為之事」:

1.「無為」-道法自然,即順自然,不妄為即依道而行,並非一無所為,毫無作為,此由第卅七章之「道常無為

    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萬物將自化。」句清楚可看出。

2.「聖人處無為之事」∣即聖人或在上位者能體道而行,以自然無為的態度來處理政事或道務工作。

道德經指導世人法天行事,內聖外王功夫,亦是最上乘之聖學。蓋道之為物,其本體為「無」,以其

「無動」而運行不息,如地球每秒以數十公里之速度自轉與公轉,人不覺其動。以其「無靜」而寂然

不動,以其「無體」而體不滅,以其「無用」而用不息,無始而因生以為始,無終而因滅以為終,無常

而定以為常,無變而因化以為變。渾然若虛,而妙化不已;洞然若無,而生滅不已。大之而宇宙事物,

小之而身心性命,均莫不然。「無」之本體於此現出。

   故行道立德就當守住這個「無」,道之本體既然是「無J,因此說:大道無形,真佛無像,真性

體,真法無相,真經無字。

「無」方是真正「真」「永恒」的;「有」反是暫時的、假的,處無為之事就是依本體而用,不勉強、

 不做作,全率本性自然發出來之行為謂之德。本段即強調聖人體用兼賅之行事方法,凡能不失本體,方 可處無為

之事,行不言之教。自悟本性,何必多言,「上天之載,無聲無臭至矣!」純任其自然方是真道。

3.以天地之生長,作育並成就萬物,來比喻統治者、聖人教化萬民,道場上位者教育道親、同修,亦能效法天道而行,

    萬民自化自正,天地之無欲。一如聖人之無私,以其無私,故能不有、不恃、弗居,而成其私。

莊子 消遙遊篇之「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附件六】,與本段「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

而弗居」之意思相通。

4.人類社會之爭端不息,源於人類之利益相衝突-有欲則求-人人無限度擴張佔有慾所致,求有不得-人類 

    私心的過度膨脹而起,不能無爭,爭則亂。

因此,社會之亂象,根源私心和佔有慾,要弭平社會爭端之道∣去除私心,降低慾望,從「少私寡

慾」著手,即去除不當之私心和無底慾望,人人做到「不有」「不恃」「弗居」,人性回歸純樸淳

厚,自然能返樸歸真。

(二)「行不言之教」:行,採用;不言,不用言語,不用威權、發號施令也。

亦即採用不用言語,不用威權、發號施令方式,而注重潛移默化、以身作則來教  

化人民。

老子主張自然,反對造作,在施政上主張無為-順乎自然,能使民自化,所謂  

「我無為而民自化」;不言而化民之道,反對有為人為(利用權威扶植"唯一真  

理"或藉宗教迷信,借助"預言"而欺人,有時則兩相勾結挾神帝之名以令天下)、

法治治民之道,所謂法令滋彰(比牛毛多),盜賊多有(反而愈來愈多),必愈

治愈亂。

孔子云:「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此天地行不言之教,不說大話也不唱高

              調,不作空中樓閣、海市蜃樓的空想,不重奇異隱怪為能事,完全重在躬行實踐,以身

     作則,使人信服,在潛移默化中,達其教化之目的,還怕有什麼難事不成嗎?就怕易事不作,

    可惜現在有志於道的人,多走上道理認知、不落實在身教,把言說道理修飾得條條有理,句句

   動人,自己之行為並沒有約束與檢點,如此自己尚且未入流,還談什麼教人度世呢?  【附件七】

故事: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三)「萬物作焉而不辭」:

「作」-興也。指萬物的湧現與流變。

「不辭」-不干預、不推辭、不抗拒、不畏避。

「萬物作焉而不辭」-任憑(由)萬物在天地之間自然生長,而不加以干預,萬物才能欣欣向榮,生生不息。

這說明成大道者要有準備面對各種可能產生流變境況的大無畏之心。

        對應「長短相形」。因為短既是長的本體,所以聖人便特別注重這短的本體上,只要是能利萬物

的,雖小善亦不辭,因為集足了一切應作的小善(短),這便是聖人的大德(長),是以這大德的成就,

就是在濟生救世上或利養萬物上,只要是應當作的,皆能不辭勞苦的竭力以赴,至於那長短的較量,和

大小的比對等聖人是不計較的。並且越是人家所不願作的事情,聖人越是樂往,越是人家容易疏忽的事

情,聖人越是細心,故一般人的不足處正是聖人的成功處,聖人因早明白了短長的本體,所以才不計長

短的「萬物作焉而不辭」,這就是集小善而成大德的道理。

        聖人處事的原則是「只要能利萬物,雖小善亦不辭,雖小惡必除之」,故歷代聖哲往往熙熙攘攘,赴湯

蹈火的去實踐真理,以代天宣化為己責,以化娑婆為蓮花邦是自己得天獨厚的職志,萬死不辭。

(四)「生而不有」-指生長萬物,而不佔為己有。即生養一切而不拘系自有,即老子所說的"有餘以奉天下"

此暗對前面的「高下相傾」。世上的道理就是這樣,欲高者反愈下,能下者反愈高,故欲打算真正

高的方法,必須先在下面用足功夫方可。因為這下本是高的本體,所以聖人雖啟發了萬物的生機,

雖引出了世事的正當頭緒,但聖人在生了以後,卻又甘心卑下自處,並不作居功傲世之感想,直認

一切對萬事萬物之成就,與我並無關涉,於是他仍舊的固守下位,並不佔有一切由生所獲得的功名

,因為聖人能這樣的「生而不有」,其思想能這樣的超然不俗,那麼根據「高下相傾」的道理,始

可以真正的高大起來,故越是不覺得有功,其功反越能長在,越是攀高誇功,功反越微小,是以欲

求真正永久的高者,非認清這「高下相傾」之道理由下處用功夫不可。

(五)「為而不恃」-指作育萬物,而不自恃其能。

      "為而不恃"-即做成了什麼並不執為仗恃。生養的兒孫、做成的器具、促成的事業功果,以及學成的絕技秘

智等都可以說成是自己做成的東西。這些只作為人生的借持而不作為人生的依賴即"為而不恃"。

    是暗對前面之「聲音相和」。為是盡力,恃是仗恃,聖人不但「生而不有」,而且在為萬物盡力以後,並不

仗恃聲譽,但知實踐自己所應作的事,至於聲譽之榮否,向來是無所關注的。前面既說過這音是代表人格,那

麼聖人就守住音的本體,若是本體充實,還愁沒有大聲譽嗎?是以凡是明白「聲音相和」的道理的人,就應當

為萬物盡力,更不可仗恃,︵這個為是盡力,並不同於為美為善的為︶。

   否則如人格立不住,自己沒有實地的盡力為,或是雖已盡力,但對聲譽有所仗恃時,則就不是聖人應行的正

常道了。故音是聲的本體,能夠盡力便是好聲譽的基礎,好聲譽必經真為過程方可以實現,事既如此,為而恃

尚不可以,那麼我們如若根本就沒有盡力,這還有什麼值得可恃呢?

              「生而不有,為而不恃」-聖人法天行道,不因功德或有利於己時方去做,而是無為而為,上德1德,自居卑下,以行善立德為份內事,,實踐無為之法。

(六)「功成而弗居」-指成就萬物,而不自居其功。

對應「前後相隨」-「功成」是大成就,「弗居」是不居功。聖人依照上面的步驟去行道,這是一定有所成就

的了。然聖人雖成功並不居功,與常人不同處:在成功之後而身退,常人多所驕矜、得意;而聖人依「前後相

隨」的道理,深深知道唯能「後」者始能「前」,「能「退」才有再「進」的時機」,如欲長保其功,非身退

弗居不可,所以就算能成就佛祖亦不以佛祖自居,雖成就聖賢亦不以聖賢自居,就算在世界上建立了偉大功業

亦不居,「如果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這便是真正聖人的本懷,因其能了無掛礙,一無

所有,「功成而弗居」,所以他的大功才能永遠不去了。

以上這「處無為之事」,是守無之體。「行不言之教」是守易之體。「萬物作焉而不辭」是守短之體。

「生而不有」是守下之體。「為而不恃」是守音之體。「功成而弗居」是守後之體。這就是聖人深知

遠見的處世方法。同時因他能這樣的為萬物盡力,更把自己置諸度外,一點私心也沒有,橡這樣的純

潔行為不用細說當然就是至德了。

【體會】

【呂純陽祖師─本章萬物作焉而不辭,以至是以不去之句。若以聖德比天地而言,四時變遷萬物生長,天何言哉?

聖人教化眾生,不自衒其德,其德配天,故言萬物作焉而不辭。不辭應上文不言之教句。地育萬物不據為己有,

聖人教化眾生,亦不據為己有,其德配地故言生而不有。天地生育萬物,不恃其能施不望報,聖人教化眾生,亦

不恃其能。以無所住行於法施,故言為而不恃。萬物皆由天地生育,功業成就不自居功。聖人教化眾生亦不居功

,故言功成而弗居。居其功者曰福德,不居其功者,其功終不可沒故,是真功德也。故言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曰不去則長存,長存則不生不滅也。

(七)「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夫唯」-正因為。

「弗居」-不自居其功。

「不去」-不泯滅,不朽的意思。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指正因不自居其功,所以他的功績反而永垂不朽。

這是一句總結語。「夫唯弗居」接上言之「功成而弗居」,聖人既能在功成的時候不自居其功位,「是以不去」,

所以他所建立的大功業才能永遠不朽不去。由此看來,天下萬事都是這樣,能退者正是進,

退的越澈底,其所成功的地方便越大,奈世人多是眼光薄淺,只看到事理的表面並未直達奧裏,所以便整日間競競

業業的全為一私作打算,實想自己將來出人頭地功成名就,卻不料越是放不下的越是失敗得

厲害、徹底,故唯有聖人才不會這樣愚蠢,他不但「萬物作焉而不辭」的全力以赴,而且更「功成而弗居」的一點

私妄都沒有,這恰恰和世人之所見所行相反,唯其能相反所以才異於世人而成聖人也。

聖人功成而身退,經云:「佛滅度一切眾生,實無一眾生得滅度者」就因其不居功,所以功永存於萬

世,而不被世人遺忘,精神與世人常相左右,眾生永遠懷念他。故稱「助人者人恒助之;德人者人恒德

之;愛人者人恒愛之;而博愛天下者,則天下人莫不歸之矣!」

【體會】

「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無為」,乃順自然,不妄為。道體虛無,道法自然,無為

即依道而行,守道而為,並非一無所為,此觀之第卅七章之「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萬物將自化。」自明。

「聖人處無為之事」。即聖人體道而行,以自然無為的態度來處理政事。「不言」,即不妄言,引伸為不發號施令也。

「行不言之教」,即不以發號施令方式來教化人民。亦即以道德化民,以身作則也。老子主張教化人民,不在聲教法令

之督導,而在於潛移默化的身教引導。他主張自然,反對造作,在施政上,主張無為,反對有為,因無為乃自然化民之

道,有為乃人為治民之道,有為之政,必愈治愈亂,所謂法令滋彰,盜賊多有(五十七章),無為之政,順乎自然,能

使民自化,所謂「我無為而民自化」五十七章)。孔子云:「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此天地行不言之教,

故不言之教,重在躬行實踐,以身作則,使人信服,在潛移默化中,達其教化之目的,否則空持言教,所言不見於所行,

絕難收到效果。「作」,興也。「不辭」,不干預也。「萬物作焉而不辭」,是說任憑萬物於天地之間自然生長,而

加以干預。唯有不干預萬物之生長,萬物才能欣欣向榮,生生不息。

      「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生而不有」-指生長萬物,而不佔為己有。「為而不恃」,指作育萬物,而不自恃其能。

「功成而弗居」-指成就萬物,而不自居其功。「夫唯」-正因也。

「弗居」-不自居其功。

「不去」-不泯滅,不朽的意思。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指正因不自居其功,所以他的功績反而永垂不朽。

此段是以天地之生成,作育及成就萬物,來比喻聖人教化萬民,亦能效法天道而行,任憑萬民自化自正,天地之無欲,

一如聖人之無私,以其無私,故能不有、不恃、弗居,而成其私。

莊子 消遙遊篇之「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與本段「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之

意思相通。人類社會之爭端不息,源於人類之利益相衝突,而利益之不斷衝突,又起於人人無限度擴張佔有慾所致,

而佔有慾之擴張無度,又因人類私心的過度膨脹而起。有欲則求,求有不得,不能無爭,爭則

亂。所以,追根究柢,人類社會之亂象,根源人類之私心和佔有慾,因此要弭平人類社會之爭端,必須去除私心,降

低慾望。然人不可能無私無慾,因此只能從「少私寡慾」著手,即去除不當之私心和慾望,而

要人人「少私寡慾」,必須發揚不有、不恃、弗居之精神、唯有人人能做到不有、不恃、弗居,社會才能回歸純樸淳

厚,人類才能返樸歸真。

四、【旨義解讀】  

1.王弼注「美者,人心之所進樂也。惡者,人心之所惡疾也。美惡,猶就好像喜怒也,善不善,猶是與非

   也。喜怒同根,是非同門,所以兩者都不可得而偏舉也,此六者,皆陳自然不可偏舉之名數也。」。

 2.老子此章充分道出社會上世俗之人心,有所偏愛,役於相對之物,而為相對之群,即惑於物而役於物,未

    若聖人役物而超於物,不為物所役所惑。

 3.是以聖人處事,順事之自然發展,不為「美、惡、善、不善、有、無、難.易、長、短、高、下、音、

    聲、前、後」所迷惑,而爭之為之或避之。

(1)行教亦然,順其自然,不言「美、惡……前、後」。

(2)故萬物並作,不言一辭,萬物新生,不佔有,萬物自為,亦不恃己力加之;

(3)萬物實至功成,乃功自彼成,而不竊居。

4.蓋萬物作焉而不為所惑,物自為物,聖人自為聖人,視萬物作焉,為萬物功之自成,故不居物及不惑於物 

   之功,是以不去,蓋無所失之。

5.至於天下世俗之人,居物之功,並落於物之相對而為偏愛相對之惑,如此,世人自擾之,物之功而竊居

   之,是以失之易,而功不可久也。

 6.綜合觀之,聖人「處事、行教」之道,是先述明「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之原因及方法、態度和

    結果;並逐章展開「道可道,非常道」之人生百態之舉證說明之。

四、【章義分析】

 (一)體用相生的實例-

1.「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的解析。

(1)此係本章首段,闡述道之用,說明「道」本為絕對之體,落入後天便易形成分別心。蓋至真、至

       善、至美本不易知,但用凡夫的眼光去看「真、善、美」,真善美便易變質。即所謂的大道不道、

      大名不名、大德不德、大仁不仁,凡所有名相,皆起於心意、識神用事,著物而不能離物,執象

  而不能離象所致。

(2)用實例而言,醫師以其技救人命,除人苦痛,本是善德;若存私意私利為目的者,便變成非善德

     了。又如誠心敬神本是善德,但只求佛庇佑便失純誠之心了。

(3)「善欲人知,恐非真善。」「有心為善,其善不賞;無心為惡,其惡不罰。」

(4)本段在說明有用無體之害,行善雖多,不遇明師,總難超生。

(5)凡不出於自然的善與美皆會變質,反而成為不善與不美了。

2.「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1)有無相生:無生有,亦終歸於無,有無相生,生死相循環、生死相隨;所謂的「落紅不是無情物,化

           作春泥更護花」【附件九】,易經的哲理有三:變易、簡易、不易,所謂--

             「變易」是指著世界上萬物演進的通則-萬物皆存於不斷變化當中;

         「簡易」乃指著宇宙萬物的運轉當中,皆循著一定的常規在進行者,故常而易行;

         「不易」則指宇宙萬物都不時在變化,唯有「變化」這個事實永遠不改變,因宇宙有此根本原理原則

                    存在,故稱「不易」三理。一顆樹木被砍斷了,它對樹木而言是「死」。然一且將此木材一

         番加工製成一張漂亮的桌、椅等家具時,那麼對樹而言,又是「生」。世上萬物無有不歸於毀壞

                    的,故稱萬物的歸宿為「無」,「無」卻能生萬「有」,因此老子說「有無相生」,生生不

                    息。

(2)難易相成:聖人自古不為多,但聖哲皆由日常生活行為上著手,吃得苦中苦,終成人上人。世上無難事,只怕

有心人,有志竟成語非假,鐵杵磨成繡花針,以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的心情處事,難事亦變易。反之,知而不行,則

反掌折技之易,亦無成功之期。難易相成,決定乎一                    心。

  (3)長短相形:很多短的集合,便形成長,長的段段割截,便形成了短。大功巨德皆由小德川流所積聚而

                        成,萬里長城亦是一磚一石疊成,無怪乎劉備戒其子阿斗道:「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

                        小而為之」,乃深明「長短相形」之真諦處。

  (4)高下相傾:俗云「萬丈高樓從地起」「登高必自卑」「德高望重」亦由小功細德累積而成的。

  (5)音聲相和:交響曲是由各種不同之樂器所發出來之音和合而成的妙樂。用之於人,相互禮敬聲,相互

                       鼓舞聲,必然會形成和諧的氣氛,而快樂相處的。

  (6)前後相隨:不才向才者學習,後學跟前賢請益,後覺靠先覺的點悟。

         以上六種情況是老子說明體用相生的實例,代表名、事、物、位、言、行的實相,由「觀徼」的橋樑

   而入「觀妙」之境。

3.世道澆漓頹敗之因--

1世人不知「有無相生」之理,才會患得患失的拼命佔有。

不知「難易相成」之理,才會捨易求難的妄想迷着。

不知「長短相形」之理,才會違反中庸致本末顛倒。

不知「高下相傾」之理,才會性情孤僻而自驕自大。

不知「聲音相和」之理,才會機智亂用和沽名釣譽。

不知「前後相隨」之理,才會行險鑽營而逞強鬥勝。

是以這六種道理,如果不能澈底根治或看穿,則就生起人性本來所無的物慾、妄想、失常、驕慢、虛偽、

好勝等六種變態心理,導致世道變成澆漓頹敗了。

4.「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夫為弗居,是以不去。」

  (1)「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是本章的關鍵要語,亦是道德經乙書的立言綱宗,正是指導世人法

            天行事,內聖外王之學,亦是人天最上乘之聖學。蓋道之為物,其本體為「無」,以其「無動」而

            運行不息,如地球每秒以數十公里之速度自轉與公轉,人不覺其動。以其「無靜」而寂然不動,以

            其「無體」而體不滅,以其「無用」而用不息,無始而因生以為始,無終而因滅以為終,無常而定

           以為常,無變而因化以為變。渾然若虛,而妙化不已;洞然若無,而生滅不已。大之而宇宙事物,小之而身心性

命,均莫不然。「無」之本體於此現出。

故行道立德就當守住這個「無」,道之本體既然是「無J,因此說:大道無形,真佛無像,真

性無體,真法無相,真經無字。「無」方是真正「真」「永恒」的;「有」反是暫時的、假

的,處無為之事就是依本體而用,不勉強、不做作,全率本性自然發出來之行為謂之德。本段即強調聖

人體用兼賅之行事方法,凡能不失本體,方可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自悟本性,

何必多言,「上天之載,無聲無臭至矣!」純任其自然方是真道。

  (2)『萬物作焉而不辭』;聖人處事的原則是「只要能利萬物,雖小善亦不辭,雖小惡必除之」。故歷代

           聖哲往往熙熙攘攘,赴湯蹈火的去實踐真理,以代天宣化為己責,以化娑婆為蓮花邦是自己得天獨厚的職志,

          萬死不辭。

  (3)『生而不有,為而不恃』:聖人法天行道,不因功德或有利於己時方去做,而是無為而為,上德不

           德,自居卑下,以行善立德為份內事。實踐無為之法。

  (4)『功成而弗居,夫惟不居,是以不去』:聖人功成而身退,如經之說:「佛滅度一切眾生,實無有一

            眾生實滅度者」就因其不居功,所以功永存於萬世,而不被世人遺忘,精神與世人常相左右,眾生

           永遠懷念他。故稱「助人者人恆助之;德人者人恒德之;愛人者,人恒愛之;而博愛天下者,則天下人莫不

          歸之矣!」

(5)由「處無為之事」,至「功成而弗居」之六句話,是聖人行事之六大信條,也可說是成就聖人之最好方法。

      能這樣作便是佛說的一真法界,而佛之內無能度之我和外無所度之人之超然思想,其與老子「生而不有」

    「為而不恃」的道是相同的。

(6)論本章主旨在於教人宜效法天地之無心生萬物,而萬物生焉;且復生而不自有,為而不自恃,功成而

      不自居,美惡善否,生殺成毀,皆無心於其間,而任其天行,故能成其大,而萬古長存。

(二)「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之原因、方法及成果王弼注「美者,人心之所進樂也。惡者,人心之所惡

疾也。美惡,猶喜怒也,善不善,酋是非也。喜怒同根,是非同門,故不可得而偏舉也,此六者,皆陳自然不可偏

舉之名數也、」善哉!王弼陳自然不可偏舉之注。

    老子此章確實乃謂天下世俗之人心,有所偏愛,役於相對之物,而為相對之群,即惑於物而役於物,未若

聖人役物而超於物,不為物所惑。

    是以聖人處事,順事之自然發展,不為「美、惡、善、不善、有、無、難、易、長、短、高、下、音、聲、前、

   後」所惑,而爭之為之或避之。行教亦然,順其自然,不言「美、惡::‥前、後」。故萬物並作,不言一

辭,萬物新生,不佔有,萬物自為,亦不恃己力加之;萬物實至功成,乃功自彼成,而不竊居。蓋萬物作焉而不為所

惑,物自為物,聖人自為聖人,視萬物作焉,為萬物功之自成,故不居物及不惑於物之功,是以不去,蓋無所失之。

至於天下世俗之人,居物之功,並落於物之相對而為偏愛相對之惑,如此,世人自擾之,物之功而竊居之,是以失之

易,而功不可久也。

  綜合觀之,老子此章乃謂聖人「處事、行教」之道,先言「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之原因,次及方法,而

終於成果;緊湊地展開「道可道,非常道」之事例,亦正顯示老子不同於尋常他人之所論見!

(三)行為準則        

以觀徼之特性來比喻「有名」存在的特徵,說明事與物之間的相互依存性以及「遷延流變」之不可避免性

,並借此而提出了一些基本的行為準則,即"無為"、"不言"、"不辭"、"不有"、"不恃"、"不

居"等。

名之不獨立自足說明執求"成名"之不可取,這就是"無為";美醜善惡之不可偏舉說明太過主觀太過逞強的

揀擇指謫之不可取,這就是"不言";一切皆流無物常駐說明沒有什麼東西能夠被真正保留,

這就是"不有";一切有名存在就像遲早會融化崩解的冰山一樣靠不住,人所做成的什麼,促成的事業也概

莫例外,這就是"不恃"、"不居"。

這些準則在老子道論中是深得於道的"玄德"的體現,因此,本章已經相當完備地提出了老子道論所要提出

的基本行為主張。
   

本章雖未見一"名"字,但談的就是有關"名"的問題。現代科學通常都是在狀態複合空間(即相空

間)中構築一定參量的系統模型來描述物件物的綜合狀態。這種描述所依靠的是非常精緻的數學語言。

在傳統的日常語言中,我們通常都是給物件物冠以這樣或那樣的謂詞(或通名)來描述它們的綜

合狀態:一對相反相成的概念常常就構成了藉以描述的一維,許多對相反相成的概念就可以構成一個多

維的"狀態複合空間"。

這些主要由表示屬類的名詞、表示屬性的形容詞,或表示運動狀態的動詞等組成的謂詞表述在中國古代

哲學中就稱之為"名"。給物件物冠以這樣或那樣與之相適應的詞語就是"冠名"。

通過"冠名"而對事物作描述就是"名狀",難以作這種描述就叫"無以名狀",或如老子所說的"繩

繩兮不可名"、"不知其名"。所謂的"名實相副"就是指對事物所作的"名狀"與它實際的狀況之間

的符合性。這是中國古代各家流派都非常強調的原則,老子在對"名"的為難與審慎中表現了相同的思想

傾向。

事物的存在狀態被映射到各種各樣的"名"作表徵之後,事物的狀況就表現為事物的"名狀",它包含事物

在名的序列中占居的地位--"名位",以及相對應的職權--"名職",事物的變化(對應於系

統在狀態複合空間中的運動)就表現為事物的"名變"。在名實相副的原則下,行為體之"成

名"或"名變"更應看成是一種自身狀況的調整,而不能僅僅看成是外界的隨意賦加。

這種調整就稱之為"名於名"。因此,行為體的運動變化既表現為事件叢林的行進,也表現為眾

名世界的旅遊。處事求利,適名求安。老子道論既是事件叢林的行走指南,也是名界旅遊的"安

名告示"

五、【人生啟示】

     道的本體、是渾然完美的,本無所謂美惡或善不善的存在,亦即是說,真理是至真、至善、至美的,不容

強去分解,使之支離破碎的。故凡私心用事,便入對待作用了。舉例而言,人們一旦去認定某些事是完美的;那麼定

會生出其相對的,即所謂醜惡的另一邊。同理,人們一旦去認定那些是屬於善的,相對的亦會指出屬於惡的另一面。

     所以說天下萬物皆是由無生有,再由有還無,有與無生生不息。再難的事,祇要肯努力去做,亦會變成容易;容

易之事不願去做,苟安不前,亦會變成困難。長的是由短的連接而成,短的是由長的分割而成。高與低雖不同,高是

由低下層層相疊而形成的。交響曲是由各部分單音綜合組成的。迷者向悟者學,不才者向才者學。如此,前後有如接

力賽跑的選手,有順序地承接一棒又一棒,直抵終點,方稱完美。

因此,聖人知萬事須合自然之理方可,故不造作、不妄為,事事依乎天理良知,注重躬行實踐,以身教來化人

,不必多言,這便是效法天地之生成萬物,參天地化育,自然而然,當作而作,不敢推卸責任。

效法道之生育萬物,有所建樹,並不自居其功。學習道能施澤萬物,卻不望萬物的回報。並能以無私之心,

功成身退。說也奇怪,正由於不以功自功,他的功卻能永遠不會泯沒、消失。

六、【心得分享】 【附件十】   

(一)富貴在天,生死有命,禍福無門,惟人自召。

1.「道」是宇宙的本源∣超越萬物,超越時空而存在的,它是絕對的,所以無所謂美醜與善惡,亦即道是

至真、至善、至美的,不容許人們去分解它;

2.「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合,前後相隨。」∣相對的概念都是在渾樸的道體

    分裂之後才產生的。

3.「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天地創生萬物,順乎萬物自然生生的本性。

4.人們對美醜的感受是直覺的∣常為現象所惑,止於表相,而不能深入。

5.「生而不有,為而不恃」的真諦所在∣富貴在天,生死有命,禍福無門,惟人自召。

6.【故事一】 【附件十一】

7.【故事二】

(二)修道人修真之上策

   1.抱守道體率性而行,不言美自美,不言善而自善。

(1)我們若能時時抱守道體率性而行,那麼雖不言美而自美,雖不言善而自善,而且這種美善更是盡美

       至善,故只有尚樸屏文才是修真之上策。

(2)然世人卻不願這樣作,空執梢末上的繁榮,並不知悟求本體,於是便機智外用,競飾虛表,而偽君

      子與假道學遂於這種情形下產生了。

(3)殊不知小人固然可憎,然小人之作惡態度如果不掩不蓋,惡就是惡,坦白自認,這就只好說他是荒

       野無知,不能再加諸別詞,同時在另一方面因其能裏表一致,這就本尚可原諒的地方,並且這種真

      小人之所   作惡,因全在表面,故自有他的可能限度而不會造成大惡。

2.切勿與自認清高的偽君子,陰謀詭計之小人為伍。

    (1)至於最令人憎恨者,就是那些自認清高的偽君子們,他們很像回事似的出入教會,宣講仁義,但他

         的實際行為卻是污點斑斑無所不為,別看他在微笑,這已是陰謀詭計之開始,別看他不輕與小人為

      伍,然一切小人已向他看齊了。

(2)還有這種人的行徑雖是無所不為,但他卻會運用機智不讓這些罪惡暴露出來,而且更能利用一些好

      招牌把罪惡變成恩德,非之無舉,刺之無刺,平靜的社會遂被這些人摘得烏烟瘴氣,而道德仁義的

     真理亦由是而不存了。

(3)是以偽君子表面上的文明,其後面有無數黑迹,別以為這些人有很多美事善事留在社會上,殊不知

      這美事善事對他的利益代價是很大的。是以老子最痛恨這種人,故在本章之一開頭使指出了偽者之

     不當,在十八章上亦憤然的說過「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之幾句話,而孔子更不原諒

     這種人,直斥這種人為「鄉愿,德之賊也」,是以老子與孔子所以對這種變態人毫不客氣者,就是

     希望世人皆獻出天良,率真行事,世人如能接受此旨並能警覺自己時,則社曾自然就現出樸實之本

    來氣象了。

( 三)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1.聖人之六項真行,可作德看亦可作徼看。

(1)闡述體用不離之關係,世人如能明體就能生發真道德,而聖人之六項真行,就是由明體中直生發出

      來的。本體不明,這六項真行強行之也不會圓滿,所以只有由本體直生的道德,其他任何之道德行事

      都不能算作真道德了。

(2)因此,聖人之六項真行,可作「德」看亦可作「徼」看,而生此真行之本體就是道,亦即道可道之

       妙。

(3)只有在「無欲」時能觀其「妙」,才能在「有欲」時而觀其「徼」,徼不離妙,德不離道,如想要

       效法聖人完成真行,必須在初始上先明成為本體的本性。

2.六項真行,是成就聖人的必然信條。  

(1)本章之六項真行,是成就聖人的必然信條,在道紀混亂末法充斥的現世上,也是獻身於教化事業者

       要做的好榜樣。

(2)有志於修道的人,竭力奉行六項真行,這才能表達大道之尊貴性,也就是「人能弘道,非道弘

       人」,人的作風足可以左右一切。

(3)獻身於教化者當自我作起,不怕作不到,就怕不作,若是真有力而不作,就置身於垃圾堆一樣,自

       欺欺人,自誤誤人,這就枉自荷擔教化的神聖職責了。

七、結論

聖人依據六項事例之體用關係,作出六種人所不能之真行,其與我們的啟示功用甚大,茲簡述如下:

今將這矛盾統一關係列表如左:

 

矛 盾

 

 

 

 

 

 

 

 

 

 

 

 

統 一

   

(六)後

(五)音

(四)下

(三)短

(二)易

(一)無

本 體

 

功成而弗居

為而不恃

生而不有

作焉而不辭

行不言之教

處無為之事

聖 人 行 事 之 方 法

 

事成身退

不矜不驕

不居功德

盡己所能

素位而行

   純任自然

 

 

永居人前

永世不忘

永居人上

大德自圓

大功自得

大事自成

結  果

 

 

 

 

 

 

 

 

 

 

 

 

 

 

 

 

 

窮源章第三              【參考30多本道德經網路精華

【章名由來】

老子生於周末,那時之人心業已頹壞、世道業已不振,究其源,就是因為人類與道德脫節所致。老子有

鑑於斯,為挽回既倒之道德藩籬起見,故始發表此一章,以來救治當時之爭奪、欺盜、和邪亂三大病。

全章共分二段,首段指出亂世之原因,和救治之關鍵,末段是說聖人治世之方法,本章之總旨因是發掘

亂世之根和救世之源,所以定名作窮源章。

【本文】

壹、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心不亂。

貳、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

      為,則無不治。

   【注釋】【白譯】【【附件一、二】

 

【析論一】

壹、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心不亂。

一、亂世之因與救治良策 

(一)釀爭之因

   1.不尚賢之世之真實寫照

1老子說「不尚賢」--是不尚(不崇尚、效法)假賢而尚(崇尚)真賢,

莊子 天地篇:「至德之世,不尚賢,不使能,上如標枝,民如野鹿,端正而不知以為義,相愛而不

                    知以為仁,實而不知以為忠,當而不知以為信,蠢動而相使,不以為賜,是故行而

                    無迹,事而無傳」∣以上為不尚賢之世的真實寫照。

2社會秩序若能引導上軌道,人人皆賢,還尚什麼賢之名;而天下早已大治,還立什麼治策與政令,這

   便是老子「無為而治」理想中的國度。

2.人人都為了名,不惜絞盡腦汁,百般鑽營。

(1)太樸尚未淪喪之前,本是個「揖讓」的世界,如:將天下讓於則讓,上行下效的結果蔚

       為風氣,人民百姓也就你熙我讓,人與人間也就無所爭無所奪了。

(2)人們受不了「名」的誘惑,絞盡腦汁、百般鑽營、你爭我奪,在好名與機智驅使之下,孕育出假

        賢、假能之士,興風作浪,因而使得「讓」的天下變成了「爭」的世界。

3.息爭之道

(1)追根探源治病的方法,直指造成天下紛爭之病灶,老子說:「天下人若不崇尚那些假賢人,則人民

       就不會釀成為名而爭之行為了」。

(2)人民要爭的原因,純是為賢之名所誘惑,如能絕名棄賢,則國家社會風氣便可重回太樸,再次成就

       個「讓」的天下,這便是老子之息爭方法。

 (二)如何滅盜? 

1.尚賢與不尚賢--

(1)孔子說:「義者宜也,尊賢為大」,將「尊賢」列為九經(春秋左傳、公羊傳、穀梁傳;禮經

                    周禮、儀禮、禮記。易、書、詩,並稱為九經)之一,可見孔子主張「尊賢」,而老子

                    主張「不尚賢」,而「尚賢」是導民相爭的禍首,兩者共闡一旨,並不相矛盾。

(2)孔子之「尊賢」是尊真賢,是尊真正有德有才的賢,並不是尊重假名賞的賢,而老子之「不尚

         賢」,是不尚假賢,不崇尚盜名偽裝之賢,孔子所說的賢,是居仁由義的賢,老子所說的賢,是

         好名亂真的賢,一當尊一當棄,故而這兩位聖人的所旨,實在是言殊理同的。

(3)尚:居上位的人,治理天下,應秉持清靜無為的法則,不需要特別崇尚、重視、強調、標舉某種賢

                   能才幹,立一個什麼價值標準的典範及榮耀之名,這樣,老百姓就不會爭相去追求這個價值標

                   準與名位,而能夠安處於各自本來清靜的生活。

2.力求無知無欲,方能無為而治世。

1在這裡我們瞭解到,表面上看,老子似乎欲使民無所爭、無所求,為了安定國家社會的混亂及衝突,

   

  因而主張治理人民,不要過度崇尚賢士人才,也不要過度重視財貨的富足與享受,不要教育一些會引

 

   起人民太重視欲望與奢侈的事物,要教育人民力求無知無欲,方才能以無為而治世。

 

2不尚賢,使民不爭∣這句話,很有意思,尤其對於現今政局的狀況,令人有很大省思的空間。人們尋求

 

    生計,追求知識及學問,賴以未來而求生。而事業成就的追逐,令人嚮往、期待、激勵人們對於功

   

    成名就的努力爭取。【尚賢,使民爭】人民美景如此,國家人才濟濟,尚不為過,又有何不可!

 

但,事實果真完完全全如此?人們易受到名利、權位的吸引及誘惑,以爭奪名位功高、暗鬥權力運用

 

之為,【尚賢,使民爭】令人著實地迷失本性及曲扭人心。

 

在上位者,權高獨攬,弊於上而亂於下,自古自今,代代歷史國政,像此層出不窮,而後終衰竭萎

 

靡。

 

而從另外一個角度觀之,人民若「過份地」迷戀於把「治國憂民之賢業」當作為工具使用的「世俗賢

 

者」為偶像,那在「世俗賢者」可能有所意識的操作民心之下,則使得人民有所相互爭奪、激辯、抗

 

禦、分割之行,則國家亂矣。【尚賢,使民爭】

3不尚賢,使民不爭-絕非是老子鼓吹愚民政策,則不利建樹及國家發展。他更非是過度的道德理想主義

 

   者,也非一昧反對物欲文明發展之進步。

 

老子的智慧穿透一切塵埃,他簡單的一句話,就是要讓世人去細心體會,世事之多變的現象,

 

及如何隨事而處的通達之心及順應自然之理。

4很有趣的事,人們無法去改變世俗之事,為了控制,維持某些事物發展的原則,則紛紛創造出許多管理

   思想的精神及治理之道,各學各家,皆有其見解及功效。但無論如何,一切事物的終始之過程,終脫

    離不了大自然的運作法則。

5不尚賢,使民不爭-為小無內,為大無外,現代管理者,如何領導團隊,領導人心,領導效率,老子則

 

    提供著我們這份既細膩又巧妙的思維,過於不及皆不善,管理者如何運用捭闔之術,或開而示之,或

 

    闔而閉之,實如兵法之勢,不可先傳也!

3.老子認為要避免「爭」、「」、「」三種亂象不能使用高壓手段而是要找出亂象的真正原因,

   是由「尚賢」、「貴難得之貨」、「見可欲」所引起;一旦消除這三種原因,問題自然就不會出現。

   老子強調要培養人民正確的知,以帶來正確的欲與行。       

       「不尚賢,使民不爭」--意即不推崇傑出的人才,人民就不會競爭較量。「賢」代表比別人傑出。

    假如要表掦誰最孝順或誰最有能力,人們就會競爭較量。

            「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意即不重視稀有的商品,人民就不會淪為盜賊。「貴」指重視。

            「不見可欲,使民心不」--意即不展示可欲的事物,人民的心思就不會被擾亂。「見」是指展示

         出來。讓人看到很多可欲的東西,情況就不可收拾有正確的知就不會產生問題,若有正確的知,則必有

       正確的行,知與行是相連的,《老子》一書的宗旨就是要啟發我們分辨何謂正確的知。我相信當人們把

     《老子》看完讀懂之後,觀點將會變得非常正確,行動也會有明確的方向,一切困擾都會遠離,也不會做

      出後悔的事。

4.「眾生平等,自性唯一,無可比較,故不尚賢。成己成物,順物之性而為,而無賢可尚,故不爭。使民皆自

 

      安於己命,達於己命,即是成己成物而不爭。

 

1人人皆有其因緣與氣稟專長,順其特質而成就之,而非立一價值標準,使人捨棄己長以逐之,這就是不尚

 

    賢,使民不爭。《中庸》所謂成己成物,盡己之性、盡人之性、盡物之性。故不尚賢而民不爭。」

 

2道家崇尚自然真樸之道,反對人為機巧造作,天地萬物,一花一草一木,乃至每一個個別的人,都有他獨

 

    特的本質屬性。所以,在上位的國君,不應該定立某一個價值標準,使人民舍去自我特質去追求去爭去

 

   逐,擾亂自然法則。應該清靜無為,讓百姓們各自順其自然的去生活,沒有干擾的去發展各自潛能,自然

 

   天下太平,達到造化之功。所以《老子》五十七章說:「我無為而民自化。」

3這個主張,這個道理,即使在現代,也很值得我們省思,省思自我,認識自我,而努力去發展自我真正的

   潛能特質,來實現自我,方不負天地間這個獨特的我。

5.太樸之世,是義的天下,合理則取,非理不動。

1太樸之世,是個義的天下,合理則取,非理不動,並沒有什麼賊盜可言。到後來為什麼變成盜的天下

   了呢?這乃是受了利的誘惑,因人人都動搖、喪失了本心、本性,故才賤德而貴貨,因此就在這爾欺

   我詐、明逐暗搶之作用下,一些宵小、竊賊、強盜遂因之而生了。

2假若人人都能重義輕利,貴德賤貨,盜賊不由生之。老子:「世人若不貴重那些如金銀、財寶等之難

  得之貨,若不為貨利而生貪心,則人民就不會為盜了」。

3天下盜賊之由生,純是為了財貨之利,若人不重財利,隨盜賊之消除而實現義理的天下,這便是老子

   滅盜之根本方法。

(三)治亂之道 

1.致亂之源與挽救之法。

   

 

 

救世之法

亂世之源

不見欲

不貴貨

不尚賢

可欲

貴貨

尚賢

人心

血心

無   欲

無   知

強 其骨

弱 其志

實 其腹

虛 其心

受  慾  之  誘  惑

受  利  之  誘  惑

受  名  之  誘  惑

病    態  與  根  治

整肅欲念

息滅假知

剛強道質

滅貨利心

充實德行

空好名心

心自靜

德自生

成實利

棄假利

成真名

絕假名

仁之源

義之始

讓之端

亂之源

盜之始

爭之端

起  源

 

 

 

 

 

 

 

 

 

 

 

2.太樸未喪之世,更是個仁的天下,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因人心淳厚樸實,所以社會是自然無

   為而治的。到後來為什麼卻變成亂的天下了呢?由於人心妄動,有了可欲之慾念在攪擾,因人心既

   受了慾利之爭奪,由動而亂,以致世道崩潰,如此天下自然變成亂的天下了。

3.世道如欲正常,天下欲不亂,必先使人心不亂,而使人心不亂之方法,唯一就是先把可以亂心的慾

   望斬除,這樣因無妄想、貪取心,自然就心平氣和了。故老子云:「不使人見住一切感覺可愛的事

   情,則人心就不會狂亂了」。

4.可使人心狂亂的原因,就是因有可欲的事與物在誘惑,致使妄想、貪取心過度追求,因而人心就要

   浮動狂亂了。

假若人能清心寡慾,恬靜淡泊,雖有可欲的事與物亦淡薄視之,漠不動心,如此其心神自會

平靜,同時如金剛經所說若能「應如是住」,便可「而生其心」,於是因不見可欲,故萬德

始可以充沛了。如果人人都能如此,則由人心狂亂所成的亂的天下,就回復太樸之仁了。是

以止慾可清心,清心可治亂,這就是老子治亂之基本方法。

【析論二】

貳、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

      ,為無為,則無不治。

二、聖人治世之法(在上位者領導之良策)

 (一)病態之主因 

1.尚名、貴貨、可慾之風氣,實是導致社會爭、盜、亂不安之導火線,而且此三者之所以令人誘惑之主因

        是

1捨本逐末、好高騖遠、、高居人上,風氣所及,精神外用(痲痺理智,千方百計,想盡辦法,攀附

  財勢,愛慕虛榮,軍事強人、野心家研發新武器,設立繁政,圖利財團,惡勢力當道)

2現代人都過度的重貨輕義,寧可挺而走險以圖僥倖苟得(劫有過手,享受一世人,被抓到,又有免

   費飯,牢飯可吃),多不願認命,於是一朝得權勢能居上者,便橫征暴斂,窮刮民財,中者便貪污

   中飽私囊,唯利是圖,稍居下者輸人不輸陣,禁不起風氣誘惑,也只有欺詐拐騙、明搶暗奪了。如

   此上中下都在交征利,社會還有什麼道義呢?

3另外更加上人心世道澆漓和綱常倫理崩潰,異端邪說滿天下,道德藩離盡毀,這就是人慾橫流、罪

   惡滿天下的現代圖說,那麼置身於此洪流中,有良知者又有多少人呢?

4現在的社會表面文明,其實正是欺偽、畸形怪象,雖然說已邁入二十一世紀,電腦科學資訊已達登

   峰,物慾的無止盡的誘,拼命的鑽營,這不但是助長罪惡,反而加速人類共業末日劫數之提早來臨

   了。是以在這種矛盾百出的罪惡時代中,就有人在名的角逐下,竟拼命的鑽營,公開劫掠而致血肉橫

   飛,公開淫邪、同性戀者(有些國家竟合法化)而致人格廉恥喪盡。社會秩序、人民氣節受這樣的摧

   殘與蹂躪,所以才致天災、人禍頻仍劫難四起。是以欲挽救世道人心,解除人類的危機最有效方法,

   就是依聖人之治法,急速找回各人之良知良能、本來面目,教育人民百姓要∣虛其心,實其腹,弱其

   志,強其骨,無知無欲,人人若能對這名、利、慾、三者淡泊,則尚偽亂真,貴貨賤德,和私慾橫流

   之頹敗風氣,自然可以一掃而盡,人人有道,無為而治,不需要法律規章,由個人做起,天下必然太

   平祥和了。

2.老子又說:「依據前言爭、盜、亂的原因看來,如欲把這種病態治理好,使天下復歸於平靜,那麼就要

   先教人去此名、貨、慾、之三種妄想心。

 (二)治世良方,修道士應有的作為。

1.治爭 

(1)聖人治民之政策-

1「虛其心」-是虛空了侈名好聲之念頭慾望,滌除一切攀賢慕能和妄想,不與他人爭上下,不和

                   別人比較優劣,能放空虛名心,清靜無慾心自現,導人去除一切虛榮心。

2「實其腹」-充實腹內,亦即充實自身之內德,心中若道,仁義禮智信,注重本身真才實德的培

                    養,雖然一時沒有好名聲,但是無形中道高德重之真德行,左鄰右舍自會流傳,

                      如此,賢為不賢之賢,名為不名之名,則假賢逞能之輩自不會爭相出頭,即使有

                    之,相爭之風氣也會漸漸減少,這樣長期下去自然養成人人互相禮讓的社會風

                    氣,所以「不尚賢,使民不爭」實為聖人治爭之上策。

2.治盜 

1「弱其志」-是削弱俗志,求多利之心志,世人多追逐貨利,或吸毒的結果是迷失了本來,為獲取金

                   銀財寶一夕成大富翁,不擇手段、挺身走險,搶劫殺人、奪財害命,由此可見世人追求

                  名利、財迷心竅是如何的執着冥頑不化了。所以修道人要削弱這種追求名利之俗志,因

                  身外之物,終非長在之物,不義之財物會引來無盡的煩惱與恐懼,所以只要日用不缺即

                 足夠了,何必奢求再多藏厚貯,故言「弱其志」也。

2「強其骨」-「弱其志」之俗志可弱而道骨要振作,道本是萬德之元,眾善之歸,此「道」中有萬世

                    不滅之實際利益,強過貨利之左手入,右手出的世間利,故世人若能各自振作其道骨風

                    範,雖然財貨之利不及,而俎豆馨香之利卻足了。

3人人都知此寶(道),不同一般財寶,此利不同世俗貨利,若可以人人淡化名理之心,則盜賊之徒就

  不會再發生,你有,我也有,要偷也是無所偷,有夠吃有夠用,還偷就無意思了。此為締造義的社

  會,亦為聖人治盜之良策。這是對照「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而說的。

3.治亂

1「常使民無知無欲」修心的方法

1滅人的假知「常使民無知無欲」之「無知」,並不是一切知都息滅,也就是在無假知之同時

                       更須啟發真知,故「無知」只是把一切機智、強識、謀略等之作歹、邪妄之念頭

                       滅盡,轉為真善之實智和能分辨是非之良知、真知等,使百姓沒有偽詐的心智,

                               以及沒有爭與盜的欲念。而真知與假知,恰成相對比,彼長此消,此長彼消,假

                      知滅盡無影蹤,真知自然顯露,親像厝內黑暗,開關一開,即光亮,光明起來,

                      不必光明將黑暗趕走;主要原因假知乃生於人心,而真知則發於道心。

自外學來的妄想,無知或假知,自作聰明,更不要亂生出貪求的欲念,蓋住

道心良心。

2肅清人的慾念-至於「無欲」之「無」字,亦不可作「全無」解,因為人類本是萬物之靈,既

         要處事理物,就不能全無欲念,世人面對來境都會以假知用事,濫用機智(走偏智慧),不辨

        真理(是非、正邪,對不對,該不該做),欲念橫生(生出一大堆欲念,這也要,那也要)邪慾

        內侵(邪思慾念充滿全身軀),致使到本來清靜的心神變成狂亂(追求終日,無了時)。

老子說:「常有欲以觀其」,教人在有欲時觀徼並未教人根本無欲,故這「欲」乃是

指心之所思,而「無欲」也並不是心全去不心思,而是對「欲」念之生發出來時,有不合

理的能思索加以降伏或修正(導正心念)。如滿腦子亂思、邪欲,迷住物慾,和放縱酒色

之濫欲等為修道人戒律中三忌∣「犯法、犯色、犯戒」更是不可有,應轉化為建立三綱五

常之正欲,和救世救人之善欲,這就是「私慾淨盡,天理流行」(天理良心自然生發出來

)之意思。故「無知」即滅除假聰明,「無欲」則是倒正欲念。

簡表述之:

  

 

            無欲

             無知

修心

方法

妄欲可滅正欲

慾越重情越濁

假知覆蓋良知

識愈多心愈危

狀   態

道德良知消失

妄欲由此生

道暗晦淡無光

假知由此生

道之生滅

修正導正欲妄

滅除淨盡假知

功   用

           

 

 

 

 

 

 

 

 

 

 

2修道人的認知-

            1無知德自足,無欲心自靜。要把這些假知去掉,慾念去掉。修道,有一句話說私欲淨盡,

                     天理流行,所以修道修心。我們心一直往內、往內求,求自己不求於外,常使民無知無欲,

                   無知德自足,無欲心自靜,無求無爭,各安其性命之情,各順其天地之常,所以聖人之治,

                  功名不擾心。

2人人無知無欲,自固門戶,有機巧智者亦搖撼不動而無從施其技倆了,故說「使夫智者不

       敢為也」,對應「不見可欲,使心不亂」意,為聖人治亂之善策。

      3「常使民無知無欲」,這不是老子故意的把人民百姓應當知道的全部矇蔽起來,不讓人民知道,

           因為那是一種愚民的政策,如果老子要存心愚民,在第十章就不會說「明白四達,能無為乎」

           了。

孔子說:「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附件三】∣有很多人聽了都以為孔子打算奴役人民,不可

              讓人民知道太多、藐視人權、主張不平等,因而有人反對孔子這句話。要知道孔子向來

              主張「民本制度」(以民為主)的,可從孔子「誨人不倦」的精神看出;他教導弟子要

              博學多知。

三、無為而治 

1.最高之治世法則∣本章為救治當時之社會病態,也指出了萬世最高之治世法則。

1社會上形成尚賢、貴貨、可欲之風氣,將導致社會爭鬥盜亂,也是長久以來造成社會不安之主因。

2在現今社會上,世界各國的經濟都極度的不景氣,真正的病因是世人嚴重的犯了尚賢、貴貨、可欲三大

   病所致。

2.人心之澆漓和三綱五常四維八德淪喪崩潰,致異端邪說滿大下,道德規範盡毀,這就是人慾橫流罪惡滿天下

    的現代世界圖樣,那麼置身於此洪流中的人們,有良知者究有幾多人?

3.人如能去除一切偽裝而真心接受聖人治爭、治盜、治亂之跟本教育,自然功名不擾我心,富貴不奪我志,不

    受物轉,而能轉物,這名、貨、慾之外魔不內侵,而爭、盜、亂、之外患自然可以平治了。

4.「為無為,則無不治」這是總結語,因聖人治理下的社會,乃是無為(無須各種法條政令)而治,教育人

    時刻警惕自己,自我壓制約束,就不需多如牛毛的繁索法條,也不需要什麼鐵腕作風,一本無為的原則,

   其無知者(不明事理)也不敢強為(明知故犯),有知者(明事理的人)也不敢妄為,最後那有治理不好

   的。

四、社會現況與道場現狀 

 1.周至東遷以後,君王之無道,致道權分離,而諸侯又沒有治國安民之善策,卻偏要有為造作,而且更因心高

    氣勝,故不得不以力假仁,嫉賢妒能,挾天子以令諸侯,於是便你詐我慮陰謀百出的爭掠起來了。

2.上下交爭利,爭權奪利和假公濟私之徒輩,隨處竄起,小人在朝,君子在野,形成了假賢者當道,盜賊者

公行,人慾橫流,老子目睹這種反常之現態,默察現實之大勢尋找出致亂之病源,這樣全無道紀的社會,越

是以有為之治,則社會更將紊亂了。所以老子斷然的下猛藥,以無為之樸治方法來作澈底的根治。

3.爭名位,佔著不放,渡人初發心,說要培育新人,到後來初發心無去了,唯恐賢過前輩者,「尊前」不足,

點傳的話不但不聽、阻擋、嗆聲,實為不該,也枉為修道人;「提後」,人家提拔你的親人可以,卻對其他新

人才處處阻擋,不與機會。

五、【章義分析】

(一)世間人(修道人)破除名、利、欲三個障道之因,

達內聖外王之功夫,能-

無「名」之心(心中無『名』)-超凡絕塵,(遠離凡塵);

無「利」之心(心中無『利』)-心靈靜寂(心清神靈);

無「欲」之心(心中無『欲』)-清靜恬澹(恬淡清淨),心中無一物,靈通無礙。

反之,人若無尊節,一味尚賢-上位者必好名於先,下位者必爭名於後-最後,上下交爭利;

一味貴貨-上位者時刻好利於前,下位者必然爭利於後-最後,必臻於盜。加上有

               樣看樣,無樣自己想,

一味尚欲-上位者自私其欲於上-,下位者自私其欲於下-,最後,盜劫紛亂。

                                        所以說名、利、欲三個障道根源實為國家社會『治』與『亂』否之最大

                                        原因。

(二)如何破除障道根源?

1.虛其心使心靈靜寂,朗照天下,清明在躬,則不為名利外物等所動,萬境如如合道。【附件四】

2.實其腹先足其食以充內養,充其德,以輔萬物,精氣神皆足,則清靜自守,不役於物-含義。

3.弱其志斷絕其競逐貪求之念,去其機智巧詐之謀,則唯道是守,自能斷絕好勇鬥狠。逞強作亂心性-

   具仁。

4.強其骨-即堅固強本,道氣足,氣充於內,於能道德全備,返樸歸真。

5.常使無知無欲-使民無求無爭,各安其性命。各順天地之常,合天道之自然。

6.無為,則無不治-是重點與結論,此與前章「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相通。「無為」即天道,

「有為」即人道,能順乎天道則能處處不言而中,無為而無不為,不執不滯,不著不礙,自在而合誼。

總結歸納:

 源

      

爭 端崇拜(名)

爭 端 

 

 貴貨:瘋狂追逐(利)

    -盜 始

   可欲:沉溺深陷(慾)

- 亂源

 

 

不尚賢:使民不爭,虛其心,不好爭名;實其腹,充實德業-

不役於物。(合道)

 

 

不貴貨:不必太重視財貨,弱其志,

削弱追求貨利,涵養內德;強其骨-

返樸歸真。(含義)

不見可欲:無知:不濫用機智,無欲:淨盡人欲,不妄貪妄為-

赤子之心。(具仁)

 

 

 

 

 

 

 

 

 

 

 

 

 

 

六、【旨義解讀】

按:王弼注「陳自然不可偏舉」於第二章甚是之外,此章亦老子就前章進而陳自然不可偏舉之論見,顯示

聖人知自然不可偏舉,故不偏舉「賢」、「難得之貨」、「可欲」,使萬物歸自然,民心少卻偏舉而「不爭」

、「不為盜」、「心不亂」也。

  「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老子之意乃謂使民之心,虛而能容而不爭,使民之腹,充實而無憂,

進而使意志能如心一般,虛而能容,不與人爭強,不生事以亂,又因腹實,進而使民骨強體健。

  至於「常使民無知無欲」,此引起多人爭議之句,老子之意乃謂常使民無偏舉狹窄之知、無偏舉私己之欲,進而

常使民保有總體之知、普遍公正無私之真、無偏之心。故知王弼守其真之注,可謂善哉!

  「使夫知者不敢為也」,此句爭議之意亦然,可知老子此使民無知無欲之見,實非尋常他人之所論見者,蓋使有

偏狹之知者不敢為其偏狹之知,使其保有總體之知而不敢為偏狹之知,以逞偏私之欲,此豈是尋常他人之所能論見哉!

  老子所謂「為無為,則無不治。」乃言使民能為不為偏狹之知、偏私之欲等行為,則民進而保有總體之知,普遍公正

無私之真,無偏之心,如此其果,則民自治矣,群眾百姓無不自治而治矣!

  故曰:「老子第三章乃論聖人治民之道,苜言聖人之睿見,次言其治民之原則,再言其方法,結論其無不治之成果。」

七、【人生啟示】

        社會風氣若不過度崇拜虛偽作做的假賢人,就不會有爭名奪利之行為,對金銀、珠寶物質不過度看重、一窩蜂迷戀

奇貨,以致起出了貪念、貪得,也就不會有盜匪、強劫匪徒了。整個社會大環境不沉溺於物慾、色慾中,則人心就不會

那麼狂亂、惡化了。

        名、貨、慾確實是爭、盜、亂之最大誘因,而人又那麼容易被誘惑,不外捨本逐末,精神外用,不能見素抱樸所致

,故聖人有鑑於此理出五點治民的法則:

1.滌除攀賢慕能之妄想、私欲,達到清靜寡慾。

2.使民物質安飽,充實內德,返樸歸真,提昇生命意義。

3.斷絕聲、色、貨、利、追求之意志及衝動。

4.教育向道之心,道本萬德之元,眾善之歸。

5.不為假知所昧,達到人欲淨盡、天理流行,不敢妄貪妄為。

    老子強調:要順應自然,不強作妄為,處處合天合理,天下自太平矣。

八、【心得分享】

人的慾望是無止境的,可從「知足常樂」的詩可看出了人心-

 1.「漢武為帝 欲作仙 石崇巨富 愁無錢

       嫦娥照鏡嫌面醜 彭祖焚香 祝壽高」

 2.「人騎駿馬 我騎驢  馳騁風光  我不如

       回頭且看推車漢  比上不足 下有餘」

   3.盜賊生,貨利誘;重道德,輕財貨;中三毒,挺而險;明暗搶,社會亂;行成風,橫征斂;刮民財,污中飽;

     唯利圖,不知恥;作犯科,圖僥倖;交征利,品盡毀;沒良知,何世界?孔子曰「義者宜也,尊賢為大」是意也。

故老子教育我們除「三毒」方是自救、救世之良策。

九、結論

本章是治世、救世良方,做人的戒規,每個人都想擁有理想的生活,也有各自奮鬥的目標和不同的人生觀,

彼此的願望與欲望也就有了差異,修道人,能看破名利,為挽救世風導正人心而努力;絕大部份人都在名、

利、慾、三者之旋渦裡盤旋。

有野心者,追求地位與權勢,即是受了名利的誘惑。

有些人更深信財可通神,也可使鬼推磨,日夜汲汲營營,甘心作錢財的奴隸。

享樂派求享受,浪漫派求愛慾,中了慾的殘毒極深。

在名、利、慾、是三大洪流中,毀滅了多少有為者,也不知製造了多少罪惡;作我們處世戒條,守住不犯

,多行功立德,找回良知,莫隨波逐流,時時有所警惕反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樂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